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洞天福地·花海畢節

納雍縣寨樂鎮偏洞社區:偏洞不偏 幸福滿篇【6】

2023年03月25日18:14 |
小字號

居民吳志意正在改造自己的庭院。
居民吳志意正在改造自己的庭院。

仲春時節,步入納雍縣寨樂鎮偏洞社區,干淨整潔的村社道路映入眼帘,兩側路燈林立,屋舍儼然。曾經四處堆砌的廢舊輪胎、殘磚破瓦、石磨盤等被就地取材裝點著院落,油菜花、梨花、李子花點綴其間,各種時令蔬菜長勢喜人。

今年以來,在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和改善過程中,偏洞社區積極探索庭院改造模式,將庭院環境整治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社區“兩委”帶頭發力,激發群眾主動性,逐步實現了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全面發展。

“下邊是菜園,旁邊是池塘,現在准備在房屋前邊砌一個長長的小花園,種上各種花,住起來更舒服,也為社區環境整治出一份力。”居民吳志意是一名“新晉”黨員,庭院面積十分寬敞,在社區“兩委”的號召下,他帶頭垂范,積極改造屬於自己的“花樣庭院”。

而在改造前,偏洞社區大部分居民的庭院卻是另外一副模樣。“年輕人外出務工,老年人手腳不利索,根本顧不上管理家門口的這方寸之地。大部分庭院野草叢生、雜亂無序,淪為農具與生活雜物的堆放地。”偏洞社區駐村第一書記陳建軍說。

庭院是村庄大環境的微細胞,庭院美則村庄美,庭院亂則村庄的環境就難以得到實質性的提升,庭院整治無疑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組成部分。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居民們的意願,實現村庄美化與居民樂意雙贏。基於這樣的認識,今年,偏洞社區提出庭院改造設想:將前庭后院空閑的面積改造成花園、菜園、果園,種上兩至三種兼具實用價值和觀賞價值的果蔬,打造鄉村庭院立體種植景觀,激發群眾參與庭院整治和管護自覺。

“幫助他們拆除障礙建筑與違章建筑,農具、雜物有序歸置,生活垃圾按點投放,並充分利用廢棄物品改造庭院。”陳建軍說,通過廣州市東西部協作資金項目,對社區需要改造的居民每戶補貼1000元。同時,針對年輕人外出務工,老人獨自居家的情況,社區“兩委”還主動作為,出錢出力,幫助改造。

如今,在社區“兩委”的幫助下,偏洞社區30余戶已完成改造並種上了花花草草、時令蔬菜,20余戶正在改造當中。

看著大部分居民的庭院面貌已經煥然一新,卻不知庭院改造僅僅是偏洞社區開展鄉村治理工作的冰山一角。

自2021年被列入畢節市特色田園鄉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以來,偏洞社區通過組織領導,建立健全鄉村振興工作機制,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抓、社會協同、居民參與的有機統一,全力推進示范點建設工作。

“在公共區域環境衛生整治方面實行包保責任制,社區干部包組,幫扶干部和公益性崗位人員包路段包農戶進行常態化管理,同時對農戶衛生實行‘黨建+積分’和紅黑榜等管理機制,激發群眾的主動性,確保村容村貌常態化干淨整潔。”偏洞社區黨支部書記付忠琪說。

此外,為充分發揮村民自治、法治、德治的作用,偏洞社區立足實際,精准定位,先后召開20余次群眾會,走訪農戶,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組織參與研判,在充分注重社區建筑、田園景觀、自然風光協調的基礎上,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截至目前,在社區“兩委”的積極爭取和廣州市東西部協作項目的幫助下,偏洞社區投入198萬元實施宜居農房建設,已完成實施宜居農房改造85戶,其中改廚78戶、改廁61戶、改圈17戶、三淨21戶﹔投入67萬元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安裝路燈254盞,垃圾桶20個,勾背箱3個,新建公廁2個﹔投入70萬余元新建100立方米的高位水池,極大地提高了社區人畜安全飲水需求。

“除了庭院改造,偏洞社區還擬投資200萬元,實施全社區污水處理項目,現已修建完畢污水處理池13個,在挖6個,已完成形象進度40%左右。”陳建軍說。

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偏洞社區廣大居民的生活方式正隨著顯著的鄉村治理成效,從老舊傳統逐漸轉向綠色健康。“下一步,偏洞社區將依托正在打造的‘九洞十八河’4A級景區的春風發展民宿,不斷升華成為一個留得住鄉愁、裝得下幸福的鄉村振興示范點。” 陳建軍說。(圖/文 周禮剛、楊念)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