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800到78000!在校生增長映照白雲教育事業巨變

從7800多人到78000多人,這是貴陽市白雲區恢復建置50年,在校學生數量的變化。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貴陽市白雲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79所、在校學生78068人、教職工7667人。
而在貴陽市白雲區1973年恢復建置初期,全區共有中小學53所、在校學生7881人、教職工343人。
教育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50年來,貴陽市白雲區教育事業在改革、守正中實現巨變,為區域社會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貴陽市白雲區1973年恢復建置,1974年3月,白雲區文化教育局成立,負責管理全區學校。
1989年拍攝的白雲一中學生運動會。白雲區委宣傳部供圖
隨后,踏著改革開放的浪潮,白雲教育事業也開啟了一場革新。
1984年10月,白雲區文化教育局更名為白雲區教育局,次年就出台了下放教育行政管理權的政策,要求各鄉建立教育辦公室,統籌全鄉教育工作,對校長的任命、教師的調動、教育經費的使用和管理以及教學業務的領導等都作了具體規定。
1988年,白雲區在12所中小學推行校長負責制和教職工選聘制,試行公開招聘校長,在試點學校實行工資總額包干等一系列新制度。
為了配合校長負責制和教職工選聘制,區教育局進一步在全區推行崗位責任制和目標管理。
“三制一管理”(校長負責制、教職工選聘制、教育崗位責任制和目標管理)的推行,使教育改革落到實處,促進了各級各類教育的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白雲區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教育為本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方針,多渠道籌措資金、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對教育實行分級管理,教育事業取得了巨大飛躍。
十年來,財政在教育方面的投入逐年提升,全區公共財政的教育支出佔比增長到2021年的31.76%。由此引進了更多來自北京、上海、武漢等地的優質教育資源,本地教育事業不斷借力發展壯大。
讓每一個孩子都上好學,白雲區推動教育公平均衡發展,學前教育方面組建12個“幼教集團”,義務教育方面組建8個義務教育共同體,名校帶動、共同發展。
白雲區第十五小學的機器人課堂。白雲區委宣傳部供圖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國之大計。
新時代,貴陽市白雲區將繼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學前教育雙普達標、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高中階段特色示范、職業教育強基提質為目標,以“塑魂”“強基”“強校”“強師”“強質”五大工程為抓手,深入實施“公辦強校”三年攻堅行動計劃,推進“強師工程”試點縣建設以及“高品質現代化教育強區”建設。(胡家歡 相關資料由白雲區教育局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