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縣大石布依族鄉“治房”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大爺,這個棚搭起確實不安全,而且也影響你家的環境,把正房都擋到了,我們建議還是把它拆了,住得更舒服,有需要幫忙的都可以打電話給我們。”3月20日,修文縣大石布依族鄉三合村工作人員安敏正在耐心和村民就房屋改造進行溝通。
為持續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攻堅戰,大石布依族鄉鄉村兩級同步開展宜居農房建設政策宣傳工作,用接地氣的語言、耐心地溝通,積極發動群眾參與宜居農房建設、清除亂搭亂建,用好宅基地審批,引導群眾統一風貌、集中建房,鼓勵群眾投工投勞或以工代賑參與其中。目前,全鄉已修訂編制村庄規劃7個。2022年建設完成宜居農房130戶,拆除亂搭亂建298平方米,拆除廢棄花池943.3米。2023年預計完成建設130戶,目前,已經對鄉村振興示范點群眾進行宣傳動員,入戶摸排全部覆蓋。
美麗鄉村建設要實現共建共享,還需要充分凝聚黨員干部和群眾的智慧力量。“在我們村,每一個房屋、道路的設計和建造我都參與了,能對自己的家鄉建設做出貢獻我滿滿都是成就感。”工匠王仲友驕傲地說。
村民院落。肖嬌攝
工匠們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勞動,無勞動力的村民打掃房前屋后衛生,或者打掃公共區域衛生,“打掃環境衛生是粗活,大家心齊,偏僻小山村也能被大家另眼相看。”70多歲的秦政林每天既清掃自家屋內,也清掃外出務工的鄰裡庭院。
“早上起來,花個把小時打掃衛生,整天感覺神清氣爽的,安逸得很。”村民楊友芬起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掃衛生,無論走到哪裡,都是明亮的小庭院、干淨的灶台、泛光的地板。
鄉村之美,自覺維護是前提,同樣需要激勵保障。
大石布依族鄉根據各個示范點的特色,扎實開展“星級文明戶”創建評選活動,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推進大石布依族鄉精神文明建設,助力鄉村振興“658”行動,選出大家心中的“明星”,並將“星級文明戶”的牌子挂於農戶院內最為顯眼的地方,提升農戶爭創文明戶的榮譽感,提高群眾爭創“十二星級文明戶”的積極性。
“村裡環境好了,鄰裡關系更和諧了,我們的日子越過越有盼頭!”大石布依族鄉高豐村村民周阿姨和筆者分享著自己的喜悅,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臉上。
如今,行走在大石布依族鄉各村寨,映入眼帘的是既不失傳統韻味,又干淨整潔的環境,沁人心脾的是民族文化“根”與“魂”的重新演繹。(肖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