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水城公安:深化“七大”格局警務運行機制改革  奮力推進公安工作現代化

2023年03月23日15:03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3月20日,六盤水市公安機關第二次“四比四爭”現場經驗交流會暨全市公安機關基層基礎三年攻堅工作推進會在水城區公安局召開。會上,水城區公安局健全完善“七大格局”和全方位聯動的“大協作”格局體系的交流經驗得到與會者一致認同。

2022年以來,水城區公安局黨委堅持系統謀劃“七大格局”建設,謀定后動,先后開展兩輪大調研,摸清“七大格局”建設的“家底”,健全完善“七大格局”和全方位聯動的“大協作”格局體系,制定出台“7+1”格局建設方案8個,子制度文件10項,推動“7+1”格局探索與實踐步步深入、漸次推開。在組織架構上,按照市局“大對應、小微調”原則,明確黨委班子成員根據各自分管部門和聯系所隊進行定位和責任,明確“大保障”格局領導小組作為“7+1”格局建設的核心樞紐和統攬全局的功能。

1、會議現場。.jpg

會議現場。

——“大情指”格局方面,構建“精准型”指揮調度體系。一是組建“一辦四組”,圓滿完成130余次安保任務。二是建成航母式“1.3.5分鐘”快反機制。總體投入警力75人,將雙水城區劃分為3個網格以及2個1分鐘快反屯警點,將現代化、科技化手段充分融入到實戰中,屯警點與情指中心同步掌握社會面警力現實部署情況,實現可視化快速高效處置。三是建立“王遙遙工作室”。以第21屆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王遙遙同志命名,該工作室針對公安業務需求,最大限度實現科技賦能。目前已研發了一批具備執法辦案預警監督、線索核查、疫情防控指揮調度等功能的應用系統,實現了執法質量提檔升級、案件法律文書制作提速、掃黑除惡線索核查“雲”儲存、疫情防控全流程可視化調度。

——“大偵查”格局方面,構建“智慧型”實戰應用體系。一是建成合成作戰中心。融合刑偵、禁毒、經偵系統和相關機制資源,合成作戰中心實現警力投入、后勤裝備、科技手段、情報信息等資源要素最大限度向實戰聚焦,做到反應更加快速,打擊更加精確,防范更加有力,應對更加有效,2022年以來打擊養老詐騙案件39起,追回被詐騙資金121萬余元,共偵破刑事案件839起,破案率57.74%,同比44.33%上升13.41個百分點,成功打掉盜搶騙團伙19個,破系列案件64起,挽回經濟損失80余萬元﹔二是建成“智慧反詐”中心。該中心堅持“精准打擊、智慧挽損、重點治理”三位一體,探索形成快勸阻、快錄入、快凍結、快返還、快偵查、快抓捕、快宣傳、快治理“八快”打擊治理機制。2022年以來,共接到預警指令1600余條,成功勸阻1180余人,共立電信詐騙案件256起,涉案金額1258萬余元,同比分別下降43.74%、44.36%﹔打掉“兩卡”犯罪團伙31個,抓獲“兩卡”人員387人﹔破獲電信詐騙及其關聯犯罪114起,打擊電信詐騙及跨境違法犯罪人員100人,為人民群眾止付挽損6429萬元。

2、觀摩。.jpg

觀摩。

——“大治安”格局方面,構建“主動型”治安防控體系。依托水城公安“亮警”行動,統籌各警種資源,不斷夯實基層基礎,匯聚公安主導的群防群治力量,加強前端感知和源頭治理創新運用,加強對“人地事物組織”等治安要素的動態管控,以“七字”(盯、聯、推、化、管、訪、宣)工作法,縱深推進“萬警進萬家、排查化解矛盾糾紛隱患”專項行動,著力提高基層治理水平。一是建成“三級聯調”“3+N”調解模式(3即一般矛盾由村級組織調解、行業領域矛盾由行業職能部門調解,層級上升的復雜矛盾由鎮黨委政府整合力量組織調解﹔N即多元調解)。以勺米派出所為試點,“警村司聯動”“警地企共建”,將矛盾糾紛風險級別分為紅、黃、藍三類,進一步加強分類處置,銜接人民調解、司法調解和行政調解,形成“聯勤聯動聯處、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模式,最大限度把矛盾風險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2022年以來,共收集矛盾糾紛信息145條,推送政府相關職能部門48起,調結率100%、回訪率100%、群眾滿意度100%,糾紛類警情同比下降了10.4%,由矛盾糾紛引發的治安、刑事案件同比下降了21.6%,社會治安大局呈現持續向好的態勢。二是建立“五微五員”工作機制(即“微宣傳”當好政策法規“宣傳員”“微提醒”當好法律常識“輔導員”“微互動”當好社情民意“調研員”“微預警”當好安全防范“指導員”“微治理”當好平安 “守護員”)。以發耳派出所為試點,推行“五微五員”機制,著力整合社會資源將基層治理工作落實到最后責任主體和最小治理單元,同時重點突出命案防控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五個一”機制落地落實,形成條塊結合、左右聯動、上下貫通、全程閉環的社會治安防控基層治理新模式。2022年以來,發耳轄區刑事案件同比下降36.98%,行政案件同比下降39.6%,電信詐騙案件同比下降48.97%、財產損失數同比下降43.79%,目前該機制已在全區逐步推開。三是建立“中心所”一室三隊改革(即野鐘中心派出所建立綜合指揮室、案件辦理隊、社區警務隊、交巡管理隊),運行“一室引領三隊、三隊支撐一室、三隊互為補位”工作模式,成立以來,接處警率同比下降37.5%,行政案件查處率同比上升16.1%,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43.8%,道路交通警情同比下降58%,無亡人事故發生。四是建立雙水派出所“七圍七聚”措施(即圍繞黨建引領、聚焦隊伍建設,圍繞主責主業、聚焦打擊破案,圍繞基礎防范、聚焦科技賦能,圍繞公共安全、聚焦要素管控,圍繞基層基礎、聚焦基礎要素,圍繞政治擔當、聚焦問題整治,圍繞宗旨意識,聚焦服務民生),依托水城公安“亮警”行動,科學調整城區勤務、深耕精細民生警務,重拳打擊突出違法犯罪、大力整治治安亂點、攻堅化解各類安全隱患,織密“打防管控治服”網絡,全力提升守護群眾平安的能力和水平。2022年以來,偵破刑事案件70起,打掉團伙6個,抓獲犯罪嫌疑人57人,搗毀賭博窩點10個,打擊處理涉賭人員80人,警情同比下降14.82%,刑事發案同比下降55.4%,電信網絡詐騙發案同比下降55.92%。

3、觀摩。.jpg

觀摩。

——“大交通”格局方面,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體系。整合公安機關各警種、鄉鎮基層管理綜治力量、社會各行業領域等資源,進一步夯實“主體在縣、管理在鄉、延伸到村、觸角到組”的農村道路交通管理綜合治理機制,縱深推進道路交通“護安保暢”專項行動,全力營造安全和諧的道路交通環境。一是建立“交所聯勤”機制。針對山區交通條件差,警力分散,管控能力不強的現狀,在花戛、順場、營盤、龍場等四個邊遠鄉鎮整合派出所和交警中隊警力,利用趕場天、專項行動等共同聯合開展工作,目前龍場片區交通事故和社會治安案件顯著下降,同比交通事故和治安行政案件分別下降了60.1%和75%,刑事案件下降60%,矛盾糾紛下降11.2%,目前該機制正逐步推開。二是建立“警保合作點”。在發耳、米籮、龍場等鄉鎮整合警種內部資源和外部社會資源力量設置片區“警保合作點”,通過以“合”為基、以“建”促管、以“快” 換暢,以“服”為要,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開展交通安全宣傳、管理、服務等工作,極大方便了周邊相鄰鄉鎮群眾,為群眾節約了大量時間和費用,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目前已開展業務12000件次,為群眾節約費用800余萬元。三是建立電子警察設置后評估機制。全區持續推進電子警察設置后評估機制,電子警察規范設置率、鑒定合格率均達100%,信號燈規范設置率達到100%,呈現事故雙降、秩序良好的交通安全態勢。

——“大監督”格局方面,構建全流程全鏈條全環節執法監督體系。整合法制大隊、紀檢監察、督察大隊、情指中心、相關執法辦案部門等資源,健全完善實時、動態的執法質量考評制度和高效的運轉監督體系,有針對性地深化對民警的教育培訓,做精、做細、做強執法專業培訓,形成多警種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優勢互補的監督治理效能。2022年以來,共篩查發現執法問題166起,派發整改單27次,提示單69次﹔全局共121名民警、26個集體獲中央、省、市、區級表彰,有效的凝聚警心、激勵斗志,其中我局被省廳授予全省優秀基層單位,被市區兩級黨委政府授予“先進集體”,禁毒大隊獲平安貴州建設先進集體,都格派出所榮獲“全省優秀公安基層單位”、勺米派出所被命名為全省第二批“楓橋式派出所”,青年民警王遙遙同志被授予全國第21屆青年崗位能手。

——“大保障”格局方面,構建“人財物事”一攬子高效協同體系。聚焦“7+1”格局建設保障,適時召開“大保障”格局會議,既跟蹤督促“七加一”大格局的無縫銜接共同推進情況,又立足自身職能職責,充分發揮“潤滑劑”和橋梁紐帶作用,有機融合保障性職責職能的警種部分資源、手段、力量,更好服務決策、支撐實戰。2022年以來,共圓滿完成各類會議活動130余次,跟蹤督辦黨委安排重要事項60余次,爭取涉緬工作專項資金270萬元,統籌為一線所隊傾斜投入基層基礎資金733.4萬元,傾斜一線執法力量的警力投入佔比達42%,爭取到區委、區政府招錄鄉鎮交通協管員100人充實道路交通“兩站兩員”力量,爭取到“水城智慧警務平台”建設1.5億元資金,有效促進了全區公安機關基層基礎進一步夯實,警務運行機制進一步優化,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雙提升”。

3、觀摩。.jpg

觀摩。

——“大宣傳”格局方面,構建黨建引領的宣傳矩陣。組建50人的水城公安專兼職宣傳隊伍,進一步壓實宣傳工作責任,激活宣傳工作動力,拓展警媒合作空間,推進新聞宣傳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運行,進一步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為推動水城公安工作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2022年以來,水城公安新聞宣傳工作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水城公安青年宣講團”以反詐、禁毒、交通安全、校園安全為重點,深入開展平安宣傳進社區、進村居、進礦區、進學校、進企業30次,宣傳覆蓋5萬余人次,群眾反響熱烈。在中央、省、市主流媒體發稿100余篇,正面宣傳效果明顯,有力促進了公安機關執法形象、執法公信力和人民群眾的滿意度的明顯提升,更好地回應了人民群眾對新時代公安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期待!

——“大協作”格局方面,構建劃區聯片、優勢互補、工作互融、資源共享體系。以開展“幫聯促”工作為契機,實行“1+N”片區聯動,在28個派出所建立九個協作片區,每個片區由一名局領導聯系,九個局領導統籌運轉,促使相鄰派出所與派出所之間、片區與片區之間、派出所與機關業務警種之間、部門與警種之間開展大協作,盤活有限警力資源,實現轄區治安全覆蓋,特殊敏感時段和節點機關警力編隊下沉,強化顯性用警、錯時用警,不斷提高見警率、管事率、震懾力。試點建立經開片區“1+4+N”派出所警務運行協作機制(“1”即建立1個指揮部﹔“4”即尖山、老鷹山、新橋、董地4個派出所,N即片區交警中隊、高鐵東站鐵路派出所、企業內保等),警務運行“八聯機制”(即情報信息聯動、治安巡邏聯防、治安要素聯控、矛盾糾紛聯調、案件偵辦聯合、安全生產聯管、應急處置聯勤、平安建設聯創),形成了以經開片區公安派出所為主的警務資源集約、警力統一調配、警情集中研判、勤務運轉高效、職責體系明晰的新模式。開展協作以來,經開片區警情同比下降 43.23%﹔排查化解矛盾糾紛800件,調解成功率達98%,3月份以來,經開片區派出所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8.47%。

在構建“七大格局”過程中,水城公安充分運用“亮警”行動這個主抓手,以點帶面,整體推動,“七大格局”在水城區壓茬推進,全區公安機關“打防管控治服”綜合能力顯著提升,特別是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和各類風險管控預警預防水平有效提升,2022年僅發生現行命案3起,發案數為近20年來最低,各項改革創新向縱深推進,解決了一些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做成了一些過去想做而沒有做成的難事,轄區社會治安狀況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全區安全感達99.29%,同比2021年上升了34個位次﹔對水城公安的滿意度達98.2%,同比2021年上升了26個位次,得到了市、區兩級黨委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和褒獎。

會議分為現場觀摩和經驗交流兩個部分舉行。在上午的現場觀摩中,參會人員先后觀摩了發耳鎮“警保合作”農村道路交通服務管理聯動機制、發耳派出所“五微五員”社會治理創新工作經驗、勺米派出所“三級聯調”創新工作機制、水城區公安局轉型升級社會面勤務運行模式等改革創新亮點。(水城區公安局供稿供圖)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