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貴州金元水電:我們的金山銀山

2023年03月01日16:29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在貴州境內,有無數條河流悄然出發,或狹窄陡急、怒放奔流、聲震數裡,或蜿蜒平緩、碧波清澈、靜水流深,它們一路歡歌,與兩岸巍巍青山相映。

綠色是貴州金元水電事業的底色,良好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水能資源既是自然財富,也是經濟財富,隻要用好就能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

充滿希望的蒙江河

蒙江流域水能資源豐富,2003年12月31日,蒙江水電廠雙河口電站正式在羅甸縣邊陽鎮告牙村投產建立,隨后又陸續投產且收購了石門坎一廠、冗各、上尖坡等6座水電站。一系列水電工程的建成投產,讓當地百姓也實實在在享受到了“綠色”資源帶來的福利。

蒙江水電開展映山紅助學活動。

蒙江水電開展映山紅助學活動。

在蒙江水電廠大力的扶持及幫助下,電站所屬村庄的交通條件發生根本性巨變,曾經的土路、砂石路,變成了現在的水泥路、瀝青路,曾經交通閉塞,如今四通八達。

在探索庫區移民后期,電廠實行扶持政策補償機制,給當地居民帶來了穩定的經濟收入,在電站建成后,又接納了100余名村民來到電站進行后勤工作。從2018年到2022年,蒙江水電廠累計向村民發放庫區長補基金3724萬元,有效保障了村民生活,大大提高了其生活水平。

除此,蒙江水電廠一直積極響應國家電投“映山紅”愛心助學公益活動,在黔南州、黔東南州等多個縣市級地區開展了30余次捐資助學活動。

每年汛期,都是水電人的備戰時刻,加上小電站的防汛能力差,每一個夜晚,值班員都是時刻警惕著的。近年來,隨著水電開發的結束,蒙江水電廠先后完成了上尖坡、雙河口、石門坎等電站的管理提升工作,在防洪度汛上堅持“寧可備而無汛,不可汛而不備”的工作理念,實現電站聯防聯動,群防群治,科學有序安排水庫騰庫、錯峰、預泄,成功應對了10余次洪水的侵襲。並且積極和當地政府聯合召開了防洪調度協調會,向各個村寨中發防洪應急宣傳手冊,囑咐村民注意汛期時應注意的安全事項,提高了村民對於防汛知識的認識,增強了村民的避險自救能力,更加有效的確保了汛期各村寨村民在有險情的時候能夠有效的迅速防備。

2017年11月,貴州金元成立了水電大壩中心,大壩中心成立初期,面臨著無設備、無人員、無技術的“三無”窘境,通過積極主動協調、人員組建、專業技能培訓等方式,打造了一支專業人才隊伍,2021年,貴州金元已經全面完成25座水電站大壩的自主監測工作,為大壩安全管理的“專業化、標准化、規范化”工作打下堅實基礎,進一步筑牢了安全防汛的紅線,保障了下游居民的生產、生活安全

綠色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國家電投“2035一流戰略”的有效落地,造就了安順水電廠與自然和諧共生、全面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的新局面,讓企業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保融為一體,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方面積極作為。

管教

關腳水電站大壩。

“我們積極建設‘綠色小水電示范電站’來大力保護和改善流域生態環境,把建設‘美麗貴州’綠色發展專項勞動競賽與‘一站一品牌、一站一特色’特色文化有機結合,團結動員廣大職工堅持以綠色發展統攬全局,促進企業全面綠色轉型。”安順水電廠廠長吳述坤說。

安順水電廠所轄的關腳水電站,位於安順市關嶺縣境內北盤江流域的打幫河支流上,主要擔負著農業灌溉和發電任務。

在關腳電站建成之前,河兩岸來往靠傳統的擺渡方式,成為了當地經濟發展的阻礙。

安順水電廠開展村民用電隱患排查志願服務活動。

安順水電廠開展村民用電隱患排查志願服務活動。

1992年3月,關腳電站建成並網發電。三十年來,電站始終秉承造福於民的宗旨,積極投入電站周邊公共設施建設。大壩在承擔調節洪峰、調控水位任務外,在壩體前面修建了一座可供人車安全通行的橋梁,並為兩岸村民硬化道路,安裝路燈,為兩岸村民的貿易來往和安全、方便通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電站大壩通過發揮灌溉和提供交通功能,確保當地盛產的果蔬農產品能“栽得活、運得出”,為兩岸村民擴寬收入來源。

吳述坤介紹,通過在大壩中孔閘門上安裝限位裝置來保証下游生態流量,下泄流量大於2.3立方米每秒,有效滿足下游河道生態基流,改善了下游河道生態環境和保障農業灌溉用水,為兩岸農作物和林地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上下游植被完好,生態景觀優美,為當地發展鄉村旅游產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一直以來,安順水電廠堅持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持續為電站周邊村寨以低電價直供電的方式保障村民用電需求,同時積極開展村民用電隱患排查志願活動,為村民用上安全電、放心電保駕護航,減輕農民負擔,積極為響應鄉村振興彰顯國家電投的企業使命和社會責任,在綠色發展中砥礪前行。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金元水電人用“勇於開拓、不怕困難、埋頭苦干、精益求精”的金元精神創造著屬於自己的金山銀山。(圖/文 田一淞、馬呂)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