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羅甸視窗

羅甸大關村:聚焦產業“含綠量” 提升發展“含金量”

2023年02月27日17:07 |
小字號

地處喀斯特石山區的羅甸縣大關村,30多年來通過退耕還林、植樹造林、森林防火等有力舉措,聚焦產業“含綠量”, 提升發展“含金量”,實現從“石山荒山到綠水青山再到金山銀山”的華麗轉變。

大關村變成“綠洲”.jpg

大關村變成“綠洲”。

如今的大關村,植被茂盛,山林裡種杜仲,田裡種博落回,樹上、石縫裡長滿鐵皮石斛,房前屋后養殖成群……大關村正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發展林下經濟。

“我們大關的生態好、空氣好,所以我就在家種蔬菜賣。”大關村村民李祖慧說,除了種植蔬菜外,她還養牛、養豬、養雞,一年有3萬余元的收入。

大關村種植的鐵皮石斛.jpg

大關村種植的鐵皮石斛。

靠山吃山,20世紀80年代,大關村石漠化嚴重,土地資源嚴重缺乏,山林就成了大關人生活的主要來源。2002年,羅甸縣實施退耕還林,大關村將25度以上的坡地全部退還,鼓勵村民植樹造林、參與森林防火。經過30多年的不懈努力,大關村從石漠荒山變成了“綠洲”,森林覆蓋率達到80%,從此之后,山林就是大關人的命根子,如何守護好這片發展根基,大關村在不斷地摸索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龍坪鎮大關村“天然氧吧”.jpg

龍坪鎮大關村“天然氧吧”。

“我們通過制定村規民約,引導村民參與聯防聯治,將‘村裡事’變成‘自家事’,同時,不斷加強森林巡護,有效防止了森林火災的發生,大關村20多年來從未發生過山火。”大關村副支書嚴文發告訴筆者,隨著大關村村規民約不斷地完善,群眾的森林防火意識不斷加強。不僅如此,還實行了獎勵機制,若有群眾舉報違反村規民約的事項,將會得到一定的獎勵。

荒山已變青山,如何把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大關人也一直在探索。近年來,大關村通過引進龍頭企業,充分利用當地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鐵皮石斛、博落回、岩黃連、貴州一枝黃花等中藥材種植800余畝,產值達200多萬元。

如今的大關村(劉文俊 攝).jpg

如今的大關村。劉文俊攝

“2015年至今,我們帶動了當地50余人就業務工,截至目前,我們發放工人工資120萬元左右。”羅甸縣林下石山區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石文江告訴筆者。

生態美則產業興,近年來,大關村大力推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積極發展生態種養,目前,全村共發展中藥材種植3000多畝,糧油作物種植1800多畝,各種養殖大戶40戶,年出欄豬牛羊等1萬多頭,經濟發展“含金量”不斷提升。(圖/文 李例、岑璐、梁超、劉佳鑫)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