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本網原創

【網上群眾路線貴州實踐】天眼問政:“鍵對鍵”問政 便民更利民

陳潔泉
2022年10月18日08:34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這兩堆倒在人行道上的垃圾誰來管管?”

“共享電動車這樣違停可不行,市民盼處理!”

“我反映的道路路面出現凹凸不平導致過往車輛卡住的情況引起了施工單位重視。”

……

《天眼問政》部分留言截圖。

《天眼問政》部分留言截圖。

2021年3月,貴州日報報刊社、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在旗下“天眼新聞”客戶端開設《天眼問政》專欄,圍繞社會新聞、社區新聞、突發新聞等,聚焦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推動貴州省各級職能部門整改、落實,解決市民反映的相關問題。

開啟《天眼問政》,社情民意一觸即達,急難愁盼及時獲解,獻計獻策亦有回聲……開設至今,《天眼問政》欄目發稿1000余篇,其中約71%的報道所反映的問題得到及時解決,最快的1天之內就能獲得有關部門回復辦理。

傾聽民聲 “辣味”問政

“一公交站旁一些私家車和出租車違停,佔用公交車道接客、上下車,造成車輛堵塞、公交車進出站困難等問題。”2022年10月10日,貴陽市民在《天眼問政》欄目反映貴陽南明區一處公交站存在車輛違停現象,對此,貴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南明區分局於10月12日作出回復稱,已在停車高峰期、易發生違停、擁堵區域及路段加強警力,定點疏導治理,同時加強巡邏喊話,及時緩解交通擁堵。

這是《天眼問政》欄目上的一次“政音”與“民聲”的立體互動。事實上,在《天眼問政》欄目上,像這樣高效、便捷的社情民意溝通每天都在上演。

記者了解到,進入天眼新聞客戶端首頁下方點擊“問政”欄目條就可進入《天眼問政》相關頁面,點擊“我要提問”即可進入留言區撰寫,形式包括文字留言、圖片、視頻等,留言后還可以查看辦理進度及記者採寫的問政調查報道。

為更好服務群眾網上問政,傾聽民聲、了解民意,《天眼問政》欄目在接收社情民意后,通過客觀准確的輿論監督報道引起各級政府職能部門的重視、整改、解決,搭建起為民辦實事的連心橋。此外,除報道事件本身,《天眼問政》欄目還增加追蹤等環節,在欄目內頁設置了“我要提問”“天眼·幫你問”“記者·追起問”“部門·問到了”等專區。

《天眼問政》留言界面截圖。

《天眼問政》留言界面截圖。

問效於民 群眾認可

“等了大半年,路面終於修復了!”2022年8月23日,市民余先生感嘆,貴陽二戈寨三角花園立交橋下的破損路面得到維修,荒廢10多年的三角花園立交橋匝道也再次開通,老百姓出行總算順暢了。

路面被修復,出行變順暢,變化源於《天眼問政》欄目記者對市民留言的追蹤。7月26日,《天眼問政》欄目記者走訪破損路面,查看現場,採訪周圍市民、司機等,並立即向市政部門反映情況,發布新聞報道,使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這種“紅紅臉”“出出汗”的問政成為《天眼問政》的特色。記者一次次深入問題現場,一層層厘清民生問題,追蹤事件辦理情況問效於民,打通全鏈條監督,將辦實事“晒”在網上,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天眼問政》逐漸成為收集網絡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之一,有關輿論監督也受到各級職能部門重視。

有群眾向《天眼問政》欄目反映“污水排入河中,小車河被‘染’白”,記者立即對南明河出現污水排入現象進行了採訪報道,半小時內就有五名環保局工作人員趕到現場進行查看並在三個工作日內找到排污原因及時治理﹔記者報道市民反映的貴陽市旭東路農貿市場改造后仍存在的諸多問題引起重視,貴陽市多部門進行調研,多方協商后決定將農貿市場再改造、再升級,馬上解決商戶最迫切的問題……

“輿論監督報道幫忙不添亂。”《天眼問政》的追蹤報道正日益成為為民辦實事的“加速劑”,為充分發揮媒體之所長,《天眼問政》欄目策劃多期主題報道,包括《假契稅票辦出了真房產証》《小區湖水發臭,就非要將湖一填了之?相關部門介入調查》等,直面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一問到底,及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獲得連連好評。 

媒介融合 權威監督

以問政形態制作的新聞欄目並不鮮見,《天眼問政》為何能夠受到眾多群眾關注點贊?

報網端融合是《天眼問政》專欄的“出圈秘笈”。與很多問政欄目不同的是,《天眼問政》是天眼新聞客戶端、當代先鋒網、貴州都市報聯手布局,網端搶佔第一落腳點,同時,貴州日報報媒每周兩個版,進一步加深報道的公信力。

報網端融合,三重“火力”疊加,賦予《天眼問政》欄目獨有的權威性和高效性,也符合融媒體時代下的傳播需求。為打造覆蓋全省的融媒問政平台,筑牢政府部門與基層群眾互動的連心橋,貴州日報報刊社在與時俱進中對《天眼問政》欄目不斷進行改版升級。

2022年8月9日,貴州日報“天眼問政”融媒體平台上線,在天眼新聞客戶端、當代先鋒網、微信小程序“天眼問政”等為群眾搭建了提問留言和互動交流的平台,暢通渠道為各級黨委政府和職能部門分憂,切實解決群眾反映的民生問題,把網上群眾路線走深走實,推動社會治理進步。開設至今,相關問政報道在天眼新聞客戶端、貴州都市報微信、抖音累計點擊量超過6000萬人次。

《天眼問政》專欄有關負責人表示,有不少地方和部門領導干部反映,《天眼問政》讓一些工作開展起來更順暢了,讓干事創業更有勁頭了,“通過直面問題、辣味問政推動政府工作,打通全鏈條監督,把輿論監督和正面宣傳統一起來,聚焦民眾最關心關注的問題,幫忙不添亂,達到黨媒開展輿論監督報道的初衷與目的。”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