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江股份月亮田礦:讓“躺平者”不再“躺平”
近年來,盤江股份月亮田礦黨委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工作,不斷強化各類人才隊伍建設,規范制度管理人才,傾注真情留住人才,搭建舞台鍛煉人才,創新培養機制,拓展培養渠道,優化隊伍結構,提升隊伍素質,為該礦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首席技術員”理論測試現場。
2021年,盤江股份黨委提出“育人是基礎、創新是手段、提效是目的”的工作要求。如何將上級黨委的工作要求落實落地?該礦黨委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認真謀劃,針對人才總量不足、質量不高、結構失調等問題,相繼出台了《“十四五”人才發展規劃》《重點人才培養實施辦法》《創新創效獎勵辦法》《“首席技術員”和末位輪崗管理辦法》《機關非主體專業大學生崗位薪酬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制度,充分調動青年人才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推動人才工作開創新局面。
下好一顆子,激活一盤棋。該礦創新實施的《“首席技術員”和末位輪崗管理辦法》一石激起千層浪,立刻產生了“鰱魚效應”。倒逼不思進取、安於現狀、固步自封的工程技術人員不敢“躺平”,不能“躺平”,也不想“躺平”。
具體做法是:每年對兩採區、機運工區、通風區、安檢科、選煤廠和環保技術科從事煤礦主體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進行一次綜合考核,考核分為理論測試和民主測評。被評為本年度“首席技術員”的,礦上一次性獎勵10000元﹔綜合考核結果為每個專業倒數第一名的則成為末位輪崗人員,由組織人事部門根據需求重新進行分配,被分配到新崗位后重新簽訂師徒協議,制定帶教計劃,各區科積極主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幫其樹立工作信心,薪酬按新帶教師傅的70%進行核定﹔連續三年被評定為末位輪崗的工程技術人員,礦上保留其專業技術職務,但是不安排相關技術崗位,各單位可安排其到相關隊組工作,與職工同崗同酬。
礦領導為“首席技術員”頒獎。
2022年8月2日,該礦2021年度“首席技術員”表彰大會隆重舉行。9名獲得“首席技術員”的工程技術人員從礦領導的手中接過10000元的獎金和鮮紅的榮譽証書,自豪之情洋溢在臉上。
王興強就是9名獲得“首席技術員”的一員,他2019年從貴州理工學院畢業,來到礦上后,工作踏實,不怕吃苦,大膽創新,三年時間先后擔任南一採區掘進隊、綜採隊副隊長,工作得到職工和採區領導的認可。
同樣獲得2021年度“首席技術員”的肖廣明2020年從貴州理工學院畢業來到礦上。工作兩年時間,一直在一線摸爬滾打,逐漸成長為南三採區開拓隊的一名大學生隊長。在他的帶領下,開拓隊每月都能超額完成任務,為礦井採掘接續贏得時間。
南三採區黨支部重點人才培養“師帶徒”簽訂儀式。
“把這些技術員中的佼佼者選拔出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對於末位輪崗的技術員來說,把他們喊醒,這是一種鞭策,也是一種觸動,讓他們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短板,同時也可以讓他們在新的崗位上學習更多技能,增長才干。”機運工區黨支部書記張鳳合這樣說道。
經過綜合考核,3人被“末位輪崗”,王時江就是其中一個。知道結果后,王時江反復思考,在新的崗位上是破繭成蝶還是就此躺平?然而,還沒等他反應過來,生產服務公司黨支部書記余強便按照礦黨委的要求,給他送來了量身定做的“換道超車”規劃。
到生產服務公司報到后,余強就帶著班子與他交心談心,要求他放下思想包袱,盡快融入到單位生產工作中。要勤下車間,參加生產活動,熟悉生產工藝、制圖、生產流程和設備等。
下隊大學生融入到班隊現場。
“被末位輪崗對我觸動很大,來到新單位后,單位領導噓寒問暖、指點我、幫助我,有被重視的感覺,工作有勁多了。”王時江說。
2022年,該礦人才工作全面開花結果,16名大學生走上班隊長崗位,評選出8項創新創效項目、5項實用新型專利,發放獎勵28.8萬元。與此同時,多位“首席技術員”參與的創新創效項目獲得盤江股份的肯定,《塊煤干選系統工程》榮獲盤江股份創新創效一等獎,另有3個項目獲三等獎、4個項目獲鼓勵獎。
人才興則百業興。礦井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在黨、關鍵在人。該礦黨委把識才愛才敬才用才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一定能激蕩起人才強企的磅礡力量,推動礦井行穩致遠。(圖/文 廖天壽、李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