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要聞

貴州千椒百味入局新消費時代

2022年09月20日08:14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金忠秀

“這個折耳根油辣椒聞起來很香,干辣椒的綿辣回香,菜籽油的濃香,配上本地折耳根,地道的貴州味道!”遵義市民黃先生在上個月舉行的第7屆貴州·遵義國際辣椒博覽會展銷會上,一次買了30罐送給朋友,反饋都很不錯。

近年來,貴州辣椒因“香辣協調、品味溫醇”的品質聞名遐邇,辣椒種植規模穩定在500萬畝左右。同時,辣椒加工端始終著眼破解“眾口難調”的消費特點,力求創新創造。營銷模式也不斷創新,經營主體立足貿易流通服務性平台定位,完善配套設施,搭建互聯網平台,積極探索市場運作模式。

今年貴州辣椒種植規模達543萬畝,較2016年增長29%,是全國唯一種植面積超過500萬畝的省份,預計產量770萬噸、產值260億元以上,產銷規模繼續位列全國首位。

“良種工程”硬核提質

綠的、紅的、紫的、黃的……五彩繽紛,圓錐形、指形、條形、子彈形……形態萬千。今年辣博會期間,來自16個省(市)54家單位選送的608個辣椒品種(組合),在遵義市新蒲新區蝦子辣椒智慧產業園進行集中展示。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貴州持續推進“良種工程”,發掘和提純復壯地方優良品種、引進和培育世界名優品種擇優推廣,全面推行綠色防控,成就了貴州生態椒、干淨椒、放心椒的美名,以鮮明的“香辣協調、品味溫醇”的獨特品質及“香辣油亮”的基本特色獨樹一幟。

同時,貴州積極支持種業企業不斷融合、勇於創新、敢於競爭。今年辣博會“全國辣椒十大新優品種”評選結果公布,其中4個品種由貴州企業選送。

“參評品種全部匿名制按統一標准集中種植展示,在同等條件下選出抗病性強、產量高、品相好、品質優的辣椒優良品種,為辣椒貿易加工企業提供適銷對路的產品,進一步推進辣椒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全國辣椒新優品種評選專家組組長,貴州省農業科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何慶才說。

“目前貴州在辣椒種業的創新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一名辣椒育種工作者,我希望有更多優秀的成果持續不斷地轉化應用到貴州來,讓更多優良品種在神州大地上開花結果。”今年辣博會期間,在全國辣椒新優品種展示推介會上,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黃任中說。

打造品牌搶佔市場

“作為初級農產品,辣椒如何面對終端市場,深挖消費者需求是關鍵。目前辣椒銷售面臨著從交易模式到交付模式的變革,要把中間產品終端化,就得讓消費者看到貴州辣椒,吃到貴州辣椒。”元一智庫農研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教授鐵丁說。

貴州省貴三紅食品有限公司將傳統工藝與現代智能科技相結合,共研發生產了6個系類、100多個辣椒制品,並推出了終端消費類新品牌“辣三娘”開胃佐餐伴侶系列產品,完成了產品從單一的“烹飪調味”到“即時拌飯”的多元化延伸,深受消費者好評。而公司產品“貴三紅糟辣椒”更是上榜今年辣博會“貴州十佳糟辣椒品牌”。

近年來,貴州創建了“貴椒驕”省級公共品牌,培育區域公用品牌近10個,“遵義朝天椒”“大方皺椒”分別位列全國十大名椒榜首和第三。企業品牌聲名鵲起,老干媽、貴三紅、南山婆、遵辣、卓椒榮獲“全國最具影響力辣椒品牌”等稱號,黔小妹、辣小鳳等后起之秀不斷發展壯大,逐漸享譽全國。油辣椒佔據國內70%的市場,糟辣椒、泡椒成為貴州辣椒新的增長點。

今年,遵義市蝦子鎮被授予“世界辣椒特色小鎮”稱號,省部共建全國唯一的國家級辣椒市場落戶在此。一批具有規模大、集聚度高、科技創新能力和品牌影響力強等特點的企業集聚,形成“產業化聯合體”。這些原本分別從事一產、二產、三產的經營主體匯聚在一起,成為建設“世界辣椒加工貿易基地”的重要力量。在這裡,品牌建設引領產業快速發展,產業發展壯大又推動品牌培育,形成良性循環。

新消費場景漸成潮流

今年辣博會期間,通過官方直播間+網紅達人直播間,共開展了21場直播推介活動,累計觀看人數達35萬余人,直播點贊量達50萬余人次。

“新媒體直播+傳統電商”新模式,讓企業找到了更廣闊的市場。貴州省辣滿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生產煳辣椒面、香酥椒、糍粑辣椒等辣椒制品為主。“一分錢一袋,每袋100克!我們在前期的直播帶貨專場,每個產品推出600單,一場比一場火爆,一上架幾分鐘就被搶空。”該公司總經理李小兵告訴記者,一分錢的虧本買賣其實不虧,不僅大大推廣了公司產品,也讓更多人知道了“辣滿天”。

近兩年,貴州數字辣博會啟動砍價活動,吸引了數萬人參加,邀請親朋好友幫忙砍價,贏取大禮包。“在近一個月的活動時間內共有300多人砍價成功。”數字辣博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大禮包中有香辣脆、辣椒醬、麻辣土豆片等產品。通過這樣的推廣方式,能讓更多人品嘗到貴州優質的辣椒制品,讓這些產品走向更大市場。

從優質辣椒品種到豐富辣椒制品,從簡單加工到新技術應用,從傳統營銷到數字經濟……接下來,貴州將以更加開放務實的態度,深化與國內外辣椒知名企業、高校院所、產業聯盟、重量級展會平台交流合作,大力引進優質企業,全面優化產業要素保障和服務條件,激發辣椒產業的生機與活力,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