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在智能化發展新賽道上“奔跑”

——貴州礦山裝備智能再制造產業園建設發展紀實

2022年09月09日16:50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這台ZBE-200智能化掘進機,可實現地面一鍵啟停、集中控制,井下近距離、遠距離控制……”貴州豫能永貴機電制修公司機電維修車間主任龔現洋揚起手中的遙控器,指著與三一重工合作升級改造的ZBE-200智能化掘進機贊不絕口。

隨著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推廣,裝備制造模式將向智能化、集成化、網絡化方向變革。貴州煤炭資源豐富,煤礦多,礦山裝備配件年維修再制造市場量大。去年底今年初,貴州豫能圍繞“園區+產業鏈”發展思路,依托旗下的貴州省“成長之星”永貴機電人才、技術、管理、廠房優勢,與黔西市政府合作建設貴州礦山裝備智能再制造產業園,以“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為主攻方向,以創新驅動為第一動力,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通過聯合國內知名企業在畢節黔西市著力打造西南地區最大的打造礦山裝備智能再制造生產交易基地。8月中旬,在“2022中國貴州國際能源產業博覽交易會”期間,貴州豫能與20余家單位進行洽談,達成初步合作意向,3天簽約30多單,總金額超5000萬元。

搶佔先機,借勢登高 

“2021年11月,《貴州省先進裝備制造業‘十四五’發展規劃》下發,明確提出畢節市要‘依托永貴機電重點發展能礦機械產業’,打造特色裝備產業園區。我們有優勢,要利用好優勢抓住新的商機,把礦山裝備制造這塊蛋糕做大。”貴州豫能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清鵬一錘定音。

2021年12月,貴州礦山裝備智能再制造產業園投入建設。“對於永貴機電而言,既是轉型發展的實踐探索,更是承擔著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的歷史使命,也是重大發展機遇。”永貴機電總經理陳法喜說。

無論什麼項目要建設好,必先設計好。永貴機電組織專班,走訪全國煤機設備、礦山設備龍頭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了解行業發展趨勢﹔走訪周邊煤礦、礦山企業,了解市場需求﹔走訪當地政府,聯手合作。於是,貴州礦山裝備智能再制造產業園建設規劃誕生。發展目標定位是,建成后將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的同類領軍產業園。

貴州礦山裝備智能再制造產業園。

貴州礦山裝備智能再制造產業園。

按照規劃,產業園將重點建設“一個基地”,貴州礦山裝備智能再制造服務基地﹔“一個平台”,貴州礦山裝備綜合信息化交易服務平台﹔“兩個中心”,合力智能研究中心和貴州礦山裝備智能倉儲物流中心。從傳統礦山裝備制造向智能制造、再制造、綜合服務轉型發展。

產業園分兩期建設。一期規劃:立足服務畢節地區,引進15家礦山裝備龍頭企業合作簽約入駐,加快鏈式集聚態勢、產業鏈配套形成,形成產業上下游緊密銜接、專業化分工協作格局,“十四五”末,力爭年營業收入達到10億元。二期規劃:立足服務貴州省、輻射西南地區,引進30家礦山裝備龍頭企業合作簽約入駐,“十五五”期間,力爭年營業收入達到50億元以上。

至此,貴州礦山裝備智能再制造產業園建設的大幕被快速拉開……

統籌推進,合力攻堅  

2022年1月18日,《國務院關於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下發。

“新國發2號文的頒布實施,再次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打開了我們的眼界,解放了思想,更加增強了推進產業園建設,努力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信心。”

永貴機電風正揚帆正當時。

永貴機電風正揚帆正當時。

陳法喜介紹,按照重點項目發展規劃,永貴機電作為產業園建設單位,落實“一個重點項目、一名分管領導、一套工作班子、一個責任單位、一抓到底”的“五個一”工作法,成立相應工作專班,制定時間節點,列出項目進度,挂圖作戰,強力攻堅,統籌推進產業園項目建設。

永貴機電多為傳統產品,高附加值產品相對較少,且技術、技能人才有限,技術研發力量不夠雄厚,生產設備老化……在沒有經驗可循的情況下,要在現有基礎上擴能增量,超越自我,對企業和職工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

困難面前,對於敢打敢拼、英勇善戰的永貴機電人來說,沒有絲毫的退縮。他們“用十個手指彈鋼琴”,統籌各項工作齊頭並進。統一思想聚合力,面對面與職工開展形勢任務教育,給職工講建設產業園的目的、意義,把干部職工的思想統一到產業園建設上來。黔西市用發展的眼光解決對待歷史遺留問題,解決了永貴機電久而未解的不動產權辦理問題﹔開展培訓體技能,本著“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開展職工培訓,截至8月底,開設培訓班 62 期、培訓1205人次,三一重工、華洋科技等合作企業專項技能培訓5期、168人次。同時,引進數控高速冷熔覆設備、分布式氫能工業切割功能系統等新裝備、新技術,提高裝備智能化水平。

在做好內部基礎工作的同時,強力推進合作,引入知名企業入駐產業園區,借智借力規模發展。張清鵬帶領永貴機電班子成員到廣州、西安、河南等地尋找優質合作伙伴,通過考察、調研,與全國煤機設備、礦山設備龍頭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聯合,以創新驅動、技術成果轉化為途徑,走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轉型發展之路。

2022年1月12日,產業園首批入駐企業簽約儀式在黔西市舉行。截至目前,共有三一重工、鄭煤機、華洋通信、中煤科工西安院、徐州徐工、鐵福來、山西煤機、河南重裝等八家國內龍頭企業入駐產業園,合作業務正在全面推進。

落實“大灣區研發+貴州智造”戰略,與廣州市華欣液壓有限公司合作,其拆檢、定損、修復、試驗台等設備將於9月中旬進駐產業園。產業園的發展方向愈來愈清晰,發展成果不斷顯現。

前8個月,永貴機電智能化改造升級、制造、瓦斯抽放產品等業務營業收入1.5億元,同比提高87%。

科技先導,服務礦山

該公司堅持創新驅動、科技為先導,加大自主研發力度,堅定走“用貴州制造解決貴州礦山高質量發展問題”路線。

針對貴州煤礦煤與瓦斯突出實際,自主研發的礦用履帶式孔口排渣裝置(國內首台),不僅解決了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打鑽時出現噴孔瓦斯超限難題,而且具備自動除渣、履帶自動行走功能。使用效果良好,打鑽效率提高36%,目前已取得煤安証書,訂單超過100台。

在智能化發展新賽道上“奔跑” (2)

在智能化發展新賽道上“奔跑” 。

永貴機電成立了研發團隊,相繼研發了防爆紅外球形攝像頭、本安型接入網關、防爆兼本安型電源、環網交換機、KTC控制系統、設備管理系統等一系列智能化新產品,受到煤礦企業的歡迎。成功開發的煤礦自動化大數據運維軟件,實現了對內部各礦的遠程自動化運維,該項目入選貴州省工業企業“上雲入雲”優秀案例。先后有礦用本安型網關、礦用本安型紅外攝像儀等13項技術獲得國家專利,3項軟件獲得國家版權登記証書﹔自主研發的兩堵兩注囊袋礦用封孔器(省內首家)在貴州豫能旗下礦井批量投入使用。並成功開發了氣動單軌吊車(省內首家)、單元型超前支護(省內首家)、礦井智能化運輸系統用永磁直驅強力皮帶機、永磁電滾筒皮帶機、730、764刮板機等拳頭產品。

在智能化發展新賽道上“奔跑”

在智能化發展新賽道上“奔跑”。

“2022年是永貴機電正式投產十周年,也是永貴機電發展壯大的破局之年,我們將堅定不移推進貴州礦山裝備智能再制造產業園建設,在外部市場開拓、技術裝備、管理提升方面尋求突破,努力實現產業園的高質量發展,打造貴州乃至全國行業一流企業。”陳法喜表示。(圖/文 張培軍、牛世華)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