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縣對江鎮:打造“雙好雙強”隊伍,引領鄉村全面振興

![]() |
生姜基地。楊娟攝 |
清晨6點,大方縣對江鎮對江片區的李家劍夫婦早早就來到自家地裡,摘棒豆,採香菜,忙得不亦樂乎。
不到中午,各種鮮亮可口的蔬菜就堆滿各大路口,從畢節、大方等地前來收購蔬菜的批發商們隻需把卡車開到路邊,將各種蔬菜往稱上一放:“楊老三,西紅柿430斤。”“小牛牛,茄子756斤。”“李家劍,棒豆1200斤,香菜425斤。”之后,裝車的裝車,數錢的數錢,大家各自歡喜。
作為畢節、大方等城市的菜籃子、果盤子所在地,大方縣對江鎮以各種時令蔬菜、新鮮水果備受人們青睞。這兩年,隨著鄉村振興不斷推進,該鎮以村級換屆為契機,著力從創建“雙好雙強”基層黨組織入手,通過招商引資不斷拓寬產業渠道,促進老百姓增收致富。
美麗鄉村,產業為基。在該鎮大山、龍場等村,羊肚菌、鬆茸、滑子菇、天麻等林下經濟作物成片生長,一朵朵剛從土裡冒出來的鬆茸鮮鮮嫩嫩,讓人忍不住想要採摘。“這些剛長出來的鬆茸,大多可算得上一等品,是要賣上好價錢的。依托箐梁子這一帶山林,每年產生的經濟效益至少也有好幾百萬。”龍山村第一書記趙裙宜介紹。
從營興到安興再到石桅,三個村之間不過5公裡,一路上,成片的刺梨花、早熟的糯包谷、醬青色的枇杷果,還有接近尾聲的草莓園,無一不吸引著游客。
放眼望去,田間地頭整潔有序,村民們三三兩兩,有的在為剛栽下的生姜牽線覆膜,有的正在辣椒基地掏箱移苗,天空的毛毛雨毫不影響大家忙碌的興致。
“陳古美,1750元,曾友芬,1420元……”在對江鎮安興村,恰逢貴州義農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給栽種聖女果的務工人員發工資。“我們年紀大了,每天除了帶孫子外,還可以在家門口賺點零花錢,覺得小日子還不錯。”56歲的陳古美接過工錢掩不住滿臉高興。
“安興蔬菜大棚940個,今年貴州義農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流轉了900個來栽種聖女果,有12個大棚用來栽種葡萄,其他還栽種了150多畝工業辣椒。這些產業不但為村集體增加收益,還為老百姓帶來了實惠。”今年30歲的安興村村支部書記吳月陽介紹起工作來頭頭是道。
據了解,除了對白布片區草莓、豆干加工等原有產業進行產銷重新規劃外,對江鎮還引進了以徐剛為主要負責人的石桅村農民農業專業合作社,注冊資金800萬元,栽種山東大姜200畝,食用辣椒300畝,枇杷、李子、桃子等經果林1000余畝。同時,還請來華南農業大學有關專家,成立了華南農業大學鄉村振興服務站,對全村蔬果連片種植進行整體規劃指導,旨在將白布片區打造成農旅結合的精品農業觀光園。
“今年以來,我們對江鎮以創建‘雙好雙強’基層黨組織為契機,大力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道路交通、鄉村旅游、特色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目前,全鎮已發展蔬菜種植10000畝、經果林種植8000畝、林下經濟4900畝,社會治理能力日益增強,不但提升了鄉村造血能力,也增強了群眾發展的信心。”對江鎮黨委書記陳杭介紹道。(李丹、楊娟、鄭春華)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