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密法治經緯,建強“法治匯川”

近年來,匯川區始終牢固樹立“法治是第一環境”理念,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為載體,深入基層開展民主法治宣傳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服務群眾、普法為民,努力營造人民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會氛圍,為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示范建設 筑牢民主法治基礎
在上海路街道烏江恬苑社區等地,法治廣場、法治文化牆、法治圖書室、法治文化廣播站等宣傳陣地,讓看似枯燥的法律知識活了起來,群眾實現“零距離”學法。
芝麻鎮芝麻社區則以鄉村大舞台為平台,開展形式多樣的普法宣傳和文藝節目,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弘揚法治精神……
近年來,匯川區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為抓手,全面推進基層民主法治建設。目前,全區共創建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100個,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8個。
2021年,匯川區申報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60個,實行區級單位結對幫扶全區推薦的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工作,各部門與相關鎮(街)主動聯系,共商幫扶事宜,採取資金、物資、人員等多種幫扶形式,對申報的“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確保創建成功。
分眾普法 提升全民法治素養
法治宣傳面向全民,覆蓋廣、差異大,要確保普法質效,必須推動普法從“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轉變。
為提高法治宣傳針對性和有效性,匯川區堅持開展分眾式普法,根據不同群體特點,尤其是領導干部、青少年等重點群體需求,深入開展精准普法。
在全民普法中,匯川區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堅持和完善學法制度及法律法規培訓,落實領導干部任前宣誓制度,增強其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和依法決策的意識和能力。
青少年是普法的重點對象。匯川區以青少年法治教育為重點,把法治宣傳教育貫穿幼兒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等各個階段,分學段分重點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在全區130所中小學配齊法治副校長,實現中小學法治教育計劃、課時、教材、師資“四落實”,形成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網絡。在遵義市第五中學建設遵義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組織開展實地教學活動,打造集“一廊一園一展廳一平台”為一體的青少年法治教育陣地。
針對老年人、婦女、留守兒童、流動人口、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等特殊群體,則通過“法律進鄉村”“法律進社區”“法律進家庭”等方式,組織專業法律人才開展差異化法治宣傳教育活動。
與此同時,結合“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6·5”世界環境日、“6·26”國際禁毒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法治宣傳教育,通過送法進社區、鄉村、校園、機關、企業等“八進”活動,將《民法典》、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等相關法律知識帶到基層一線,進一步擴大普法宣傳范圍。
法治護航 夯實鄉村振興基石
鄉村振興,法治先行。
一直以來,匯川區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任務,積極開展基層普法依法治理結對幫扶活動,由幫扶單位和幫扶干部按照“不漏村、不漏戶、不漏人”的原則,深入推動基層民主法治示范建設。
近些年來,匯川區深化“法律明白人”培養、“法治帶頭人”培育工程,並把農村“講習所”作為鄉村振興法律大課堂,向群眾宣講信訪工作條例、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充分發揮法治宣傳教育在鄉村振興中的服務和保障作用。
截至目前,全區共培養“法律明白人”“法治帶頭人”1100余人﹔開展各種形式的法治講習活動2100余場,受益群眾達11萬余人次。
此外,匯川區強力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禁毒“大掃除”活動,肅清政治生態,縱深推進“天網工程”“雪亮工程”,健全區、鎮(街)、村(居)三級綜治中心,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如今,匯川區民主法治建設不斷發展,社會治理效能顯著提升,刑事和治安案件發案數實現“雙下降”,人民群眾安全感和對政法機關滿意度實現“雙提升”。
當前,匯川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匯川區將牢牢把握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証,不斷推進全面依法治區實踐發展,持續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厲行法治中推進改革,在深化改革中完善法治,向實現全面建成法治匯川目標不斷前進。(梁露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