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安順視窗>>時政要聞

守護碧水清流 繪就生態畫卷

——安順市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綜述

2021年12月09日14:22 |
小字號

冬日時節,漫步在安順邢江河畔,岸邊綠樹成蔭,水面碧波蕩漾,構成一幅和諧美麗的生態畫卷。

邢江河的生態環境變美,是安順河湖治理蝶變的生動寫照。如今,安順每條河流、每個水庫、每個湖泊都有河長來管,迎來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河湖風景,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這背后,是各級河長擔當作為的體現,是機制、手段創新的成效,是社會各界合力護水的成果。

2017年以來,安順全面推行河長制,以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為總目標,通過幾年來的努力,全市河湖管理保護取得明顯成效,江河湖庫水質持續改善,“十三五”期間,市域長江、珠江兩大流域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100%﹔全市33條市級河長制管理河流54個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中心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夜郎湖水質達標率100%,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100%。建城區13個黑臭水體基本消除黑臭,成功創建為第十批(2020年度)國家節水型城市,建成邢江河、黃果樹2個國家濕地公園和虹山湖省級濕地公園。

實干管水

各級河長守水盡責

巡查河道,排查污染隱患······無論日晒雨淋,在紅楓湖上游的貓跳河邢江河段,平壩區白雲鎮邢江河村村支書姚仁發總會雷打不動的巡河。

對於全長179公裡的貓跳河來說,13.2公裡的白雲鎮邢江河段並不起眼。但在姚仁發看來,盡管河段短,但關乎著貴陽市千家萬戶的飲水安全。

然而,過去因兩岸村寨村民生活垃圾和污水排放,邢江河一度成為人們眼中的“黑臭”水流。

“以前村民直接把垃圾倒進河裡,生活污水也直接排放入河。”邢江河村村民邢德義從小在邢江河邊長大,據他回憶,在五六年前,河道及兩岸白色垃圾隨處可見。

經過幾年持續治理,飽受污染之痛的邢江河終於迎來重生。

記者站在河岸看到,河水清澈流淌,兩岸綠樹成蔭,良好的水生態環境引來各種不知名的鳥類在兩岸的林間棲息。

邢江河的復蘇,離不開各級河長們的日夜巡護。“貓跳河邢江河段目前已建成了由省、市、縣、鄉、村五級干部擔綱河長的治理體系。”自從擔任村級河長以來,姚仁發記不清自己在河邊巡查了多少回,“不管是河岸百姓偷倒污水,還是河邊小作坊佔道經營、私搭亂建,隻要發現問題,我們堅決制止。”

貓跳河邢江河段只是安順市全力推進河長制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安順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工作目標,全力推行河長制,構建了市、縣(區)、鄉和村四級河長體系,全市180條河道均設立了河長,由1662名各級領導干部擔任各級河長,實現了全市河長制全覆蓋,努力讓每條河流都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創新治水

標本兼治出成效

“這兩年環境越來越好了,我們一家人閑暇時間就喜歡沿著河邊散步,一邊欣賞美景一邊呼吸新鮮空氣。”漫步安順城區貫城河河畔,市民劉先生向記者訴說著生活的變化。

曾經貫城河因兩岸居民生活污水肆意流淌,給河水帶來了較大污染,嚴重影響了群眾的生活。

為了還市民一片清澈的河水,我市啟動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特別是2018年以來,我市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黑臭水體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創新探索出“安順‘12345’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模式”,從控源截污,提質增效﹔內源治理,活水保質﹔源頭管控,海綿同步﹔生態修復,標本兼治﹔藍綠交織,文化共融﹔長效管護,長治久清等6個方面制定了黑臭水體的治理方案。

通過治理,建城區13個黑臭水體基本消除黑臭,有效地提升了河流水體水質,城市水環境持續得到改善。

“幾十年的臭水溝都治理干淨了,從此我們就告別了臭水溝!”家住西王山社區的市民潘發林感慨地說,通過治理后,社區居民的污水不再直接排到河道,而是通過排污管道收集后進行污水集中處理,現在河道干干淨淨,一點臭味都沒有。

如今,不管在安順城區還是在各縣區的河流,臭氣熏天、垃圾遍地的場景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干淨整潔的河道、清澈的河水、別致的景觀。

“河寬了、水清了,環境好了,每天傍晚散步的人也多了,在河邊走一走之后心情格外舒暢。”生活在平壩城區槎白河穿城河段的79歲退休老人楊鐘良說,他從小在河邊長大,自2017年以來,平壩區委、區政府多次對河道進行治理,以前的“垃圾河”消失、“黑臭水體”逐步消除,生態環境大幅提升了。

窺一斑見全豹。在河長制工作推進中,安順市積極加強河湖水域岸線管理保護工作,持續深入開展河湖固體廢棄物排查清理整治工作和“清四亂”專項行動,加強水環境治理。

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動人員13800余人次,清理主要河道386條次,清理河段總長1849公裡,清理垃圾390余噸,完成問題整治835個,整治率達99%。

全民動員

掀起愛水護水熱潮

12月5日,周末,漫步在安順城區貫城河龍泉路路段,水面碧波蕩漾,兩岸綠樹成蔭。沿河步道上,一群志願者正手拿塑料袋,撿拾岸邊的白色垃圾。

“貫城河是我們這座城市的母親河,我從小在這裡長大,有很深厚的感情。”今年71歲的張志明告訴記者,以前河裡到處漂浮著垃圾,這幾年河水越來越清澈了,變化特別大。

因為家住河岸邊,閑暇之余,張志明就會到河邊散散步,看著眼前的碧水藍天,他心中十分喜悅。“守護城市河流環境是每個城市公民的義務,希望能盡一份力,帶動身邊更多的人愛水、護水。”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引活水,關鍵在於讓群眾參與進來,群策群力,真正落實河長制的源頭治理。

近年來,我市各縣區建立宣傳引導機制,多角度宣傳發動,通過舉辦河湖保護征文比賽、開展河長制進黨校,河長制進校園、進企業、進機關、進社區、進鄉鎮、進媒體、進網絡“七進”活動以及組織青年志願者巡河護河教育實踐等系列宣傳活動,並充分利用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對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各項政策和法律知識、工作動態、工作經驗、先進典型進行宣傳報道,提高公眾對全面推行河長制的知曉率,激發社會公眾參與水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和責任感。

在普定縣農村,通過村民代表大會,每個村推薦2名有公益心、正直的村民作為“門前三包”監督評議員,每月對“門前三包”效果進行打分考評,張榜公示,在廣大村民中形成了“關愛河湖、比學趕超、爭做表率”的良好氛圍。

每一條河流都凝聚著守護碧水藍天的涓涓情意,每一寸土地都鐫刻著守望人間歲月的動人故事。如今,安順市正貫徹“五位一體”的水生態文明理念,通過河長制保水、治水、護水,促進河域生態持續向好,讓清水永續,河湖長治,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變成全市人民的自覺行動。(伍水清)

來源:安順日報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