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陽縣禾豐鄉:香椿基地鋪出“綠色”致富路


11月24日,筆者走進禾豐鄉穿洞村張天水組,站在綿延彎曲的小路上,放眼望去綠油油的一片香椿樹,扑鼻而來的是一陣清香,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令人陶醉。
穿洞村的香椿基地怎麼發展的?香椿基地的負責人曹江娓娓道來。
一片綠油油的香椿樹
2019年,在杭州務工的曹江毅然選擇回到家鄉,准備實實在在干一件大事來回報哺育自己多年的故土。從參加專業培訓,到實地考察、再到因地制宜比照各項自然條件,曹江經過反復的考量,最終將目標定在香椿種植上。有了目標接下來就是付諸於行動,天道酬勤,在他的精心管護下,400余畝的香椿樹苗競相發芽,每畝能達到近萬元的收益,紅嫩嫩的椿芽不僅成為禾豐鄉一道美麗風景,更成為曹江兌現諾言的見証。
香椿樹競相發芽,紅嫩嫩的椿芽煞是好看
從2019年到2021年,紅油香椿就像一個聚寶盆,香椿基地每年以300元每畝的價格流轉村民的土地,勞務用工方式帶動困難群眾增收,每年能給涉及流轉、務工的群眾帶來上萬元的收入。
發展香椿產業,鄉黨委書記王小江更關注香椿產業鏈的布局:“現在的錢主要還是讓人家外人賺走了,要是我們自己有個香椿加工廠,就能更好地把利潤留在村裡,還能帶動更多的人就業。”
禾豐鄉志願服務隊幫忙採摘春芽
圍繞鄉村振興,禾豐鄉黨委、政府積極推廣“生產基地+加工企業+旅游實體店+電商銷售”產銷模式,提高農產品旅游商品轉化率,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促進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壯大村集體經濟。
紅油油的春芽
2021年,曹江的香椿基地,種植香椿樹苗35萬株,香椿辣椒日產量達到3萬瓶。“明年積極籌備資金,整合有效資源,想方設法把香椿加工廠落地本土,讓農戶進一步增加收入。”曹江滿眼憧憬。
下一步,禾豐鄉將不斷完善基礎配套設施,積極推廣良種良法良技,強化品牌建設,大力實施“一鄉一品、一村一業”特色經濟發展規劃,形成禾豐產業特色。(文/圖 李嘉瑋、譚明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