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印江視窗>>聚焦印江

印江:以工代賑出實招 惠澤民生促發展

2021年11月19日09:01 |
小字號

菌廠內,新建生產便道上運載車來回穿梭﹔山坡上,挖掘機揮舞長臂忙於修建。雨霧繚繞的平壩上,鱗次櫛比的菌棒旁,一雙雙手正忙於採摘。新修建的公路上,滿載而歸的群眾談笑風生……寒風乍起的時節,走進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木黃鎮鳳儀村、沙子坡鎮六洞村,正在實施的以工代賑項目建設帶來的新變化、新景象讓人眼前一亮。

今年以來,印江自治縣發展改革委和木黃鎮、沙子坡鎮共同規劃,成功申報鳳儀村和六洞村鄉村振興以工代賑工程建設項目。利用以工代賑投資撬動地方財政資金和其他投資,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項目帶著就業走”的思路,將以工代賑試點項目與帶動群眾就業、特色產業發展等方面有機結合。

來到木黃鎮鳳儀村梵天菌業農業示范園區裡,挖掘機轟鳴作響,有序地開挖著土石方,而務工群眾正忙於加建機耕道、沉沙池、排水溝等工程。

“我公司自8月底開始實施該項目,每天投入3台挖機、1台鏟車、2台自卸車等機械設備,分6個班組40個工人同步施工,保証今年11月底如期完工。”施工方負責人王毅介紹了當前施工進度以及用工情況。

鳳儀村此次以工代賑主要是用於梵天菌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項目實施,投入以工代賑資金470萬元。項目的實施補齊了園區基地配套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不完善的短板,完成了1.5公裡機耕道硬化、修建1座沉砂池,以及排水溝、引水溝等配套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的基礎設施條件,有效激發了企業發展的積極性,為推動當地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此外,以工代賑項目建設帶動發展食用菌產業的同時,為當地群眾提供了更多就近就業的崗位。

“以工代賑項目的實施給我們的排水溝、機耕道帶來了極大的改善,有力地促進了我們企業的生產發展,同時我們企業反過來也帶動了就業,在忙的季節,我們達到五六百號人。”貴州梵天菌業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陳賢華談起了企業的用工需求。

與此,以工代賑項目建成后,該縣將其折資入股龍頭企業或合作社,採取“企業+村集體+農戶”按股分紅模式,建立利益聯接機制,所產生的收益合作社佔60%,村集體佔40%,村集體再按照“3:3:2:2”分紅機制進行分配,30%歸全村群眾,30%歸出地農戶,20%歸建檔立卡貧困群眾,20%作為村級預留發展資金。木黃鎮就整合了20個產業發展幫扶資金入股同發集團,帶動20個村1345戶4980人,實現戶均分紅500元/年。

“路打通了,就不用肩挑背扛了。我們以前翻土、砍柴、送肥料,人搞累了,活又沒干多少。現在路通了,活干得多,人又輕鬆。真是要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好項目,讓我們老百姓真正得到實惠!”同樣,在沙子坡鎮六洞村,看著以工代賑工程項目從開始修建,到公路建成通車,60歲的楊勝高是贊不絕口。

六洞村位於沙子坡鎮東北面,距離集鎮15公裡,5個村民小組,全村國土面積4.6平方公裡,是全鎮最小的自然村。群眾以養殖和外出務工為主。

“我們村界上土地倒是寬得很,我家就有18畝多的土地,但是上去一趟,拿重物的情況單邊都要二十來分鐘,做個活路費力得很。”提起到山頂干活,楊勝高滿是心酸。

如何改善六洞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著力解決制約產業的發展瓶頸,全力實現鄉村振興戰略?該村積極發揮以工代賑“賑”的作用,結合實際情況,聚焦發展中的短板弱項,精准實施項目,加快補齊交通設施短板,投入232萬元,修建3.02公裡的產業路,讓群眾獲得最大實惠。

據了解,通過該項目的實施,產業路將覆蓋沙子坡鎮六洞村、刀壩鎮白金村、玉岩村和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曉景鄉吳家村、小溪村、楠木園村6個村近7000人。直接帶動六洞村580多畝的紅香柚,以及高粱、辣椒、烤煙等產業的發展。

“我村界上有600余畝優質土地,受制於交通不便的影響,長期未得到有效利用,項目建成后,可以有效打破我村發展的瓶頸,下一步我村計劃在界上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發展辣椒、烤煙等產業,還計劃在上面建設一個養牛場,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看著項目即將完工,沙子坡鎮六洞村第一書記曹波談起了發展計劃。

通過實施以工代賑項目,改善了農村環境,促進了產業發展,道路交通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未來,印江發改委將圍繞產業基地公路、水池、種苗基地等鄉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方面繼續謀劃,儲備一批符合印江實際,群眾迫切需要的以工代賑項目,助力印江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2021年投入以工代賑資金1202萬元,安排到沙子坡鎮六洞紅香柚基地和木黃鎮鳳儀食用菌園區、坪洞口蔬菜基地基礎設施建設,通過項目建設,改善了產業基礎設施短板,減少產業生產成本,同時項目建設中,可實現勞務報酬180萬元以上,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充分發揮了以工代賑‘賑’的作用,實現以工代賑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該縣發改局辦公室主任艾興介紹。

據了解,2016年以來,該縣累計投入資金5139萬元,實施以工代賑項目29個,累計帶動2.7萬余群眾參與以工代賑項目建設,共獲得勞務報酬700余萬元。同時,土地流轉3.7萬余畝,幫助1542戶5486人共增收近4000萬元。(張麗娟、田林)

來源:銅仁日報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