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南明區山水小學:特色課程結碩果 七彩童年綻笑顏

現在,“雙減”已經成了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家長最為關心的話題。在“雙減”的大背景下,貴陽市南明區山水小學立足“減負提質”,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德育、藝術、體育類教育活動,建立了豐富的課程體系,實現了少年兒童的全面發展,全面提升了校園文化建設水平,在新形勢下的基礎教育事業發展進程中探索出了一條新路。
在山水小學,孩子們“心靈手巧、文武雙全”,綻放出自信純真的笑容。
A、榮譽加身 鑄就名校風范
山水小學位於南明區山水黔城社區內,學校創建於2012年8月,2013年2月定名為山水小學。
山水小學。山水小學供圖
山水小學校長,小學高級教師,從事基礎教育工作31年的董海英介紹,校園總面積10822平方米,佔地面積7361平方米,有一種寧靜安適的氛圍。學校共有61間教室,能容納2800名學生,學校配備了科學實驗室、圖書閱覽室、多功能錄播室、美術室、音樂室、人工智能室等優質硬件設施。目前,在校學生達2000多人,是一所備受社會關注並被寄予厚望的學校。
學生在學校操場上享受課余休息時間。山水小學供圖
基於高起點、高標准,山水小學獲獎無數:是貴州青少年兒童春節晚會藝術人才輸送基地,2016年貴陽市未成年人網絡春晚優秀組織獎,2017年全國未成年網絡春晚優秀獎,貴陽市“祖國好·家鄉美”主題活動觀摩實踐基地,南明區圖書館文化館山水小學分館,南明區鄉村少年宮第九屆青少年“奇思妙想 體驗科技”創新比賽團體一等獎。現在,學校建設逐步完善,辦學規模逐漸擴大,執教教師學歷均在專科以上,教師隊伍素質提升很快。近年來,學校培養了一名省級名師、三名市級名師、八名區級骨干教師。多年來,全校師生在各級各類教學比賽中取得了不少獎項,年輕老師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歷練夯實基本功並持之以恆的學習、專研業務能力。
B、提質減負 打造“詩情畫意的書軒校園”
董海英表示,自國家“雙減”政策出台以來,如何在“減負”的前提下“提質”,成為學校教師們積極思考的課題。“小學是幫助學生根植心性、價值觀、健康、習慣、綜合素質能力最重要的階段,為學生一生打基礎比成績更重要。”董海英說,小學是要為中華民族的未來培養真正愛黨愛國、德才兼備的人才,不在乎當前分數得失,而要讓他們助力未來國家在世界格局中更有競爭力。
學生在學校圖書室享受快樂的閱讀時光。山水小學供圖
為此,學校本著“為學生一生植根,為民族未來樹人”的教育理念,將“文化”作為切入點,以“山清水秀四方圓,心靈手巧文武全”為育人目標,以培養“心靈手巧”的新時代學子為己任,打造“詩情畫意的書軒校園”為特色,加快山水小學前進的步伐,努力辦成南明區優質學校。
C、“心靈手巧”課程不拘一格 精彩紛呈
現在的山水小學,已開設了插花、侗族大歌、古典舞、機器人編程、吉他、射禮、聲樂、武術、小主持、尤克裡裡等特色課程,有的還是全市首創課程。繁花般的課程,全面釋放了孩子們的天性。
豐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動。山水小學供圖
很多女孩們喜歡的“心靈”課程,以“中華禮儀”為一條主線做透,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滲透,而且在靜心社團的項目中,也都在“禮”的基礎上呈現,如禮儀隊、射禮隊、民樂、插花、古典舞等。
男孩們踴躍報名的“手巧”課程,則以“勞動”、“體育”、“科學”為三個主線支撐開枝散葉,實現了全覆蓋。2016年,學校的侗族大歌還登上了網絡春晚,著實讓孩子們興奮了好一陣子。
學校體育活動。山水小學供圖
學生參加侗族大歌演出。山水小學供圖
董海英表示,將來,學校要按“以興趣為起點、以生活為場景、以問答為開關、以實踐為途徑、以師生關系為紐帶”的辦學特色來繼續深化學校文化建設,繼續豐富學校的課程體系,讓孩子們在搞好學業的同時,培養出自己的特長。“對於孩子們來說,在小學六年的時間內,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特長,如寫字寫得好,乒乓球打得好,敢上台演講等等,這都是他們最值得驕傲的記憶。”她說。(余珉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