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要聞

責任銜接 政策銜接 幫扶銜接 監管銜接 規劃銜接

黔南州“五個銜接”推動鄉村振興開新局

2021年11月18日08:03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本報訊 (記者 莫宇)11月12日,黔南民族師范學院黨委組織13位相關專家學者到平塘縣塘邊鎮開展聯學共建活動。專家們深入塘邊鎮清水村鱘魚養殖基地和雙河村高效農業示范基地,為該鎮產業發展把脈問診。

“自2017年以來,黔南民族師范學院持續依托平台和科研資源,為塘邊鎮產業發展出謀劃策,先后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11名到塘邊開展幫扶,幫助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塘邊鎮黨委書記楊啟劍說。

塘邊鎮依托黔南民族師范學院,持續深化鄉村振興階段“校農結合”,扎實推進一園(集鎮綜合產創園)兩區(地質探秘區、民族文化體驗區)三帶(“花果山”高效農業產業示范帶、“香果嶺”特色山地農業產業帶、“扎營坡”精品水果數字農業試驗帶)建設打造。

這是黔南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生動縮影。今年以來,黔南州緊扣“四個不摘”要求,在體制機制上扎實抓好有效銜接,有效推動鄉村振興開新局。

注重責任銜接,確保統籌協調推進。堅持“五級書記”抓,嚴格落實“雙組長”責任制,成立州委鄉村振興領導小組,明確州四家班子領導分別包保聯系全州12個縣(市)。黔南州今年先后召開各類會議50次,研究部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相關議題79項﹔研究出台《關於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等,進一步壓緊壓實各級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和行業部門主管責任。

注重政策銜接,推動有序平穩過渡。黔南州全面梳理州級脫貧攻堅相關政策124個,延用67個、優化5個、調整8個、退出44個。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繼續保持兜底救助類政策,落實好教育、醫療、住房、飲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優化產業就業等發展類政策,延續脫貧攻堅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做好金融服務政策銜接。將中央和省級財政銜接資金14.84億元、廣州協作資金4.6億元全部投入產業發展和補短板等項目,確保各級各類政策、資金聚焦聚力。

注重幫扶銜接,確保工作質量提升。建立“1+2+N”因村派人駐村幫扶體系,全州選派5349名優秀干部,組建1309個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實現應派盡派。健全線下拉網、線上監測的返貧監測幫扶機制,探索建立“五步工作法”開展防貧監測預警幫扶,線上依托“貴州鄉村振興雲”“黔南州鄉村振興大數據管理平台”自動監測預警,發現反饋風險線索﹔線下在“網格化管理”基礎上,強化黨建引領,探索構建“黨小組+網格員+聯戶長”模式。全州組建黨小組2519個、網格20330個、聯戶長71363人,把治理、振興、服務工作重心向基層下移,保証各項工作持續深入開展。

注重監管銜接,確保成果持續鞏固。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績效評價。強化部門聯動,定期開展數據比對和核查。州級組建2個督導組,開展滾動式、常態化督查指導,持續用好問題整改“四個雙”機制,將各渠道排查反饋問題和各級考核反饋問題一體推進整改。加強項目庫建設,抓好資金資產監管,嚴格落實縣級主體責任和州級監管責任。強化扶貧資產后續管理,確保項目資產穩定良性運轉、經營性資產不流失或不被侵佔、公益性資產持續發揮作用。

注重規劃銜接,確保分類漸次推進。按照城鄉融合、一體設計、多規合一理念,綜合考慮各縣市經濟社會發展、農業農村發展基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任務等情況,編制《黔南州“十四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規劃》,印發《關於分類分級推進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將全州12個縣(市)分為5個引領示范縣、5個重點推進縣和2個夯實基礎縣,明確各類別鄉村振興的工作目標、重點任務和工作路徑。同時將全州有農村人口的村擬分為引領示范村、重點推進村、夯實基礎村(重點幫扶村)和移民安置社區4種類型加以推進。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