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瓮安視窗>>瓮安新聞

瓮安:“五強五變”打開河長制“工作密碼”

2021年10月20日09:26 |
小字號

國慶長假期間,瓮安縣銀盞鎮玉華社區的瓮安岩根河來桑河段簸箕堰成為了縣城市民踩水游玩的旅游打卡點,最多的一天達上千人。

“平時隻要天氣好,每天都有上百人來這裡踩水游玩,甚至還有從四川、重慶過來的游客。大家覺得這裡的水質清亮,踩起來很舒服。”銀盞鎮玉華社區主任李水洋說道。

岩根河玉華社區河段一共有12個河段長,自瓮安縣2016年實行河長制以來,李水洋任岩根河玉華社區河段河長已經有5年了,在岩根河邊長大的他親眼目睹了這條河由渾濁到清澈的變化:“以前的岩根河就像黃河水,稠得像泥漿,河道都是磷礦渣,沒有人願意去河邊走,當地村民生活用水隻能依靠井水和自來水。現在岩根河治理好了,變得清澈透亮,魚也有了,來釣魚的人多起來了,經常有附近居民到河裡洗菜、洗衣服。”

岩根河是瓮安縣在河湖治理中取得明顯成效的代表性河流。岩根河的變化,得益於瓮安縣以“河長制”為抓手,大力開展河湖污染治理和巡河巡查工作,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近年來,瓮安縣始終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牢固確立“生態為第一品牌”的執政理念,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全面加強河湖管理保護,緊扣“一河一策”目標任務,嚴格落實“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的總體要求,先后投入生態環保建設資金20余億元,推進瓮安縣河流環境整治,進一步抓實河長制工作。

通過全縣上下齊抓共管,自2018年6月以來瓮安河天文出境斷面水體總磷濃度持續保持在0.2mg/L以下,達到地表水III類標准,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中心城區污水處理率94.25%,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88.69%。先后榮獲“中國生態魅力縣”“全國衛生縣城”稱號。2020年,瓮安縣水務局作為貴州省唯一一家單位被表彰為全國推行河(湖)長制工作先進單位。

強化水資源保護,變“臟亂溝”為“干淨河”

黨政同責,落實“河長制”監督問責。建立縣、鄉、村三級河長體系,全縣共設立縣級河長32人、鄉鎮級河長76人、村級河長155人,實現縣域內所有河流三級河長全覆蓋。嚴守“水資源開發利用、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的要求,全面落實“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和水資源管理責任與考核”四項制度,建立健全“河長制”縣級聯席會議制度、工作督辦制度、信息報送制度和考評獎懲制度。

源頭防護,加強水源地監管保護。嚴格落實水源地保護條例,按照水源地保護規定,對全縣境內42條河流和45座水庫不定期開展“清岸清水活動”,圍繞私挖濫採、違章修建等違法行為進行檢查,出動檢查車輛100余台次,檢查人員450余人次,檢查單位和企業80余家。對水源地一級保護區進行了隔離,做到在一、二級保護區內無新增、改、擴建項目,准保護區內無新增排污口,保証保護區水質滿足規定水質標准。

開源節流,加大水庫建設力度。加快推進“一城四區”“五庫五廠三聯線”供水工程建設,形成多庫連供系統。2018年底,勝土、擦耳岩水庫實現向縣城供水,力爭2021年底開工建設桐木水庫﹔全縣流域47條河流和45座小型水庫全面建立責任明確、制度健全、運轉高效的河庫管理體系﹔集中供水人口36萬人,改變了瓮安河(城區段)“干河溝”現狀。

強化水污染防治,變“渾濁溝”為“安全河”

重拳出擊,治理工業污染排放問題。針對岩根河總磷污染問題,修建18道生態沉降壩,種植水生植物,減少河水含磷量﹔針對磷礦石運輸的拋洒問題,修建礦山重載公路29公裡、37個沉砂池,加強磷礦石運輸車輛管控﹔針對瓮安河上游磷礦開採區總磷不溶於水的特性,建成淋溶水收集溝渠1.5公裡、生態收集池20個,有效防止礦山堆場含磷水外流﹔針對重點化工企業污染問題,共投入3000余萬元建成瓮安工業園區(雷打岩)污水處理工程,對金正大、芭田公司工業廢水進行深度處理。按污水處理量和磷處理量收取企業排污處理費用,倒逼企業完善廠內廠外雨污分流系統,建設調節池和應急池,強化廠區滲漏預防和排查整治,確保瓮安河流域水安全。

連片共治,解決農業水體污染問題。積極推進農作物病虫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融合,實施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行動,推廣高效生態循環種養模式,加快畜禽糞便和農副產品綜合利用。對全縣規模養殖場進行排查登記,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85%,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75%。規模以下散養戶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76%﹔按照中央、省、州禁捕工作要求,堅決打好長江禁捕攻堅戰,切實做到“四無四清”(無捕撈漁船、無捕撈網具、無捕撈漁民、無捕撈生產,實現清船、清網、清江、清湖),2020年7月30日,完成14艘持証捕撈漁船漁具的報廢拆解,及捕撈漁民退捕和轉產上岸﹔在中央和省規定的時間內提前5個月實現全面禁捕和整個水域無“三無”漁船。縣域內45座小(二)型以上水庫全部取締人工養殖,實行人放天養,水庫水質全部達到Ⅲ類及以上標准。

多點結合,改善城鎮生活污水問題。完成城區地下管網74.95公裡污水管道、86.7公裡雨水管道的排查,針對排查出的管網斷頭、破損、被擠佔等問題,按照突出重點原則分批進行改造建設,同時,大力推動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和管網建設,2017年實現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2020年底建成投運2萬噸/天縣城三期污水處理廠,2021年3月啟動鄉鎮污水管網工程建設,使城鎮污水處理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截至目前,瓮安縣城鎮污水處理廠(站)達到18座,處理能力達到4.59萬噸/天,鄉鎮污水管網項目建設正在有序推進中。

強化水域岸線管理,變“擁堵溝”為“流暢河”

統籌協調,抓好河道綜合治理。“十三五”期間,瓮安完成瓮安河、老墳嘴河、白水河、龍水河等36.298公裡河道治理工程,總投資12189萬元。在城區西門河沿河兩岸新建排水箱涵14.34公裡、改造3.16公裡、河道清淤2.54公裡,城市河道岸線綠化率達95%以上。建立水岸協同的長效保潔、管理機制,治理工程得到有效管護,城區水環境持續改善。

水網結合,抓好水質監測分析。在全縣河流設置省、州、縣三級監測斷面16個,企業監測指標5項,河流監測指標3項,根據監測數據及時分析、科學研判、對症下藥,為科學決策治理水環境提供依據。投資3500余萬元,建設瓮安智慧環保暨河長大數據平台,現已建成8個地表水控制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和9個微型空氣自動監測站,將相關企業在線監測系統接入平台系統,實現環境監測管理智能化,對環境問題做到“及時發現、分清責任、應急處置、切斷污染”。

齊抓共治,抓好河道管理保護。完成瓮安縣轄區內縣級以上河流31條和45座小(二)型以上水庫河庫管理范圍劃定工作,完成劃界河道399.5km。招募河湖民間義務監督員101名、河湖保潔員75名,不定期開展河湖清理保潔。常態化開展河湖“亂佔、亂採、亂堆、亂建”等河湖“四亂”突出問題整治,按照“問題排查要細、問題清單要全、問題定性要准、整改措施要實、整改效果要好”的原則,建立縣、鄉兩級“清四亂”工作台賬。靈活應用派工單制度,一事一單,邊查邊改,動態清零。

強化水環境保護,變“臭水溝”為“健康河”

強化宣傳,增強全民護河意識。通過電視、網絡等媒體大力宣傳生態文明發展理念,全面公開瓮安河流域綜合整治、“五個一批”攻堅行動的推進情況,接受社會監督。通過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節點,開展“愛護環境衛生,建設大美瓮安”萬人宣誓簽字等活動,發放環保宣傳和水源地保護知識讀本10000余份,接受群眾咨詢400余人次。

嚴格執法,提高環境監測水平。進一步突出強化環境監察執法與行政司法聯動執法相結合,落實“網格化”管理和“雙隨機”制度,按照“零容忍”的要求,開展重點企業和一般企業的執法監管,扎實開展“六個一律”環保“利劍”行動和環保執法“風暴行動”,加大對工礦企業的綜合整治力度。每月定期對水源地開展一次取水監測工作,每月監測指標30項,每季度監測指標63項,全年監測指標共計108項。

全民共管,打贏環境整治攻堅戰。為打好瓮安縣河流環境整治攻堅戰,瓮安縣進一步轉變觀念,變政府職能部門“單打獨斗”為全民參與共管。2015年以來,共收到水污染違法違規投訴件30件,採取補辦手續、立案查處、關閉淘汰等方式全部完成整改。全民共管,不僅強化了環保志願者的作用,更激發了企業、群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與監督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形成了“共管、共享”的河道水環境保護氛圍。

強化水生態修復,變“垃圾溝”為“生態河”

加大投入,管治沿岸垃圾堆放。實施縣城區公共水域和城鄉生活垃圾收運市場化運作,投資3200萬余元建成瓮安縣城鄉生活垃圾收運一體化項目,實現1鎮(鄉)1轉運站,布置垃圾收集箱1200個,垃圾收集車32輛,其中,在長江入河排污口布置生活垃圾收集箱36個,建立健全環衛保潔和城鄉生活垃圾收運長效機制,加強雍陽河瓮安段(縣城區)河流和城鄉生活垃圾收運的日常巡查、保潔及垃圾收運力度,對日常生活垃圾做到日產日清,有效防止生活垃圾對瓮安河流域和沿線鄉村環境的污染。

加快建設,推進水源生態修復。建成清漣湖濕地公園、飛練湖濕地公園,在湖區種植荷花、蘆葦等水生植物,有效改善湖區的生態環境與水質,自然生態調節和河流淨化功能得到充分發揮,進一步發揮濕地維持生態平衡、涵養水源以及控制土壤侵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瓮安河水體生態自淨能力,在城區形成“山城相守、城河相映”的景觀風貌。

加強謀劃,防治水土流失嚴重問題。2018年以來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4400公頃,減少水土流失量約1.52萬噸,完成生產建設項目審批162個,水土保持投資100048萬元,防治責任范圍2662公頃,征收水保補償費約610萬元,完成生產建設項目驗收9個。

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五強五變”抓實河長制工作,如今的瓮安,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江河庫生態體系已經形成。下一步,瓮安縣將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推進水域岸線管理保護,加強水生態修復和水污染防治,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到 2023 年,實現瓮安河干流天文斷面總磷染物濃度月均值達標﹔主要支流雍陽河、青坑河和白水河達標天數較 2020 年遞增 60%﹔縣城污水收集管網覆蓋率達到 90%以上﹔鄉鎮污水處理廠確保正常運行,污水管接戶率達到 70%以上。到 2025 年,流域內的工礦企業污染、城鎮生活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得到全面治理,瓮安河干流及主要支流總磷污染物濃度實現穩定達標。(商琴、盧錫江、商正彬)

來源:黔南日報

(責編:潘佳倩(實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