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清潔高效電力產業發展“風光無限”

上半年,全市清潔高效電力產業實現總產值42.3億元,同比增長12.8%﹔全市實現電力工業增加值12.3億元,同比增長13%﹔全市完成新能源項目和電網項目建設投資25.7億元,同比增長23%﹔全市所有電源發電量達到53億度,同比增長15%,其中新能源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8億度,同比增長37%……
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能源清潔、安全、高效發展的總目標,縱深推進清潔高效電力產業發展,以風電和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發電項目發展迅猛,我市清潔高效電力產業發展“風光無限”。
“效益是‘大風’刮來的。”這句話運用在風電產業上恰如其分。
我市結合風力資源優勢,積極在適合風力發電的縣區發展風力發電項目,全市風力發電從無到有,呈現快速發展的勢頭。
位於關嶺自治縣永寧鎮、普利鄉的永寧風電場,一根根風力發電設備拔地而起,持續不斷地將風能轉化為電能。
永寧風電場項目於2014年4月開工建設,2015年6月2日全部機組投產發電。該項目設計安裝24台風力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48兆瓦,年設計發電量96256兆瓦/小時,年利用小時數2005h,總投資45408.75萬元。
據悉,風電場項目建成發電后,每年可發電9600多萬度,按照火電站煤耗及各項廢氣、廢渣的排放標准,投運后每年可節約標准煤約3.0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8.31萬噸、二氧化硫排放約0.06萬噸、煙塵排放量約0.02萬噸、灰渣排放量約1.08萬噸。
目前,我市風電裝機總量達17.8萬千瓦。隨著關嶺永寧風電場、普定普屯壩風電場、鎮寧革利風電場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產,以及多個風電場正在加緊謀劃和建設,我市風電發展逐步邁上新台階。
與此同時,我市光伏發電的發展也是勢不可擋。
近日,筆者走進位於紫雲自治縣火花鎮后窯、麻園光伏發電站,站在山頂放眼望去,隻見周圍一座座山頭上,一塊塊整齊的光伏板排列開去,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據介紹,該項目佔地5000畝,總裝機容量200兆瓦,其中,后窯150兆瓦,麻園50兆瓦,項目於去年8月24日開工,12月28日成功並網發電。
在關嶺自治縣崗烏鎮的數個光伏發電項目綿延數十公裡,大片大片的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源源不斷轉化為電能,昔日的“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據悉,崗烏鎮的光伏發電項目共三個,總投資達20多億元,總佔地16000余畝,每年為當地群眾帶來土地流轉費收入300萬元,為村集體帶來土地流轉費收入56萬元。
光伏發電項目的發展,還推動了農業生產方式的變革。可以實現在光伏板下部種植喜陰農作物、飼養家禽等,不僅為群眾帶來額外收入,還能對荒山石漠化問題進行有效治理,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截至目前,全市光伏發電裝機總量達253.6萬千瓦,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的不斷上升,推動我市能源結構的不斷改善。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底,全市電力總裝機達到575.65萬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90萬千瓦。其中,新能源電力裝機277.65萬千瓦,佔全市電源裝機的48.2%,接近一半。除火電、水電、風電等發電形式,我市還有垃圾發電(2萬千瓦)、煤礦瓦斯發電(0.75萬千瓦)、水泥廠余熱發電(3.5萬千瓦)等發電形式,初步形成了“水火互濟、風光互補、多元並舉”的能源結構體系。(肖勁鬆)
來源:安順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