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三兄弟”的創業故事

最近幾天,在瓮安豐源果蔬專業合作社的老兵蟠桃園裡,退伍老兵代軍、趙文燦、江永軍正忙著通過直播賣貨,3人在桃樹下許下諾言:“我們要像這黃桃樹一樣,不怕狂風暴雨,不怕勞累,抱團發展,也為鄉親們就業增收盡點力。”
合作社桃園裡金燦燦的黃桃挂滿枝頭,空氣中彌漫著陣陣桃香。
2002年,家住余慶縣的代軍穿上“橄欖綠”,成為一名光榮的武警戰士。2007年退伍后,他看重家鄉發展桃產業的優勢,萌發了自己發展桃產業的念頭。
創業初期,代軍身影經常穿梭於余慶各大果園,腳踏實地把種植技術、工人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問題弄懂。功夫不負有心人,代軍在余慶縣龍溪鎮黃泥坡種植150余畝蘋果桃,於2010年進入挂果期,賺到創業的第一桶金,同時也建立了自己的銷售網絡。
趙文燦、江永軍與代軍服役時同屬一個部隊,2015年剛退伍的趙、江二人得知戰友代軍靠著種桃找到了致富之路。於是找到代軍,提出共同發展的想法。
為使桃產業發展進一步提質增效,3人通過廣泛調查,發現黃泥坡非常適合發展商品性更好的黃桃,於是他們前往湖南考察並引進炎陵黃桃,但黃泥坡已無集中連片的土地,通過多方打聽,最終他們把目光鎖定在具有相同氣候及土壤優勢的瓮安縣猴場鎮大金星村。
流轉土地成為第一道難關。面對人生地不熟的他們,村民不敢輕易將土地交與使用。於是他們秉持軍人不拋棄、不放棄的態度,坐下來與村民表初心、談發展,花了3個多月時間,終於與村民達成土地流轉協議。
2014年,700多畝土地成功流轉,2015年,3人共同組建瓮安縣豐源果蔬專業合作社,發展精品水果種植。除草、剪枝、翻土……他們憑著軍人不服輸的精神,邊學邊做,一步一個腳印,開始了他們的創業之旅。
在合作社運營過程中,代軍懂技術,趙文燦負責銷售,江永軍忙管理,人人各司其職,黃桃在這片紅色土地上扎下根。
2018年,合作社被評為“國家級示范合作社”。2019年,合作社桃李種植基地達1500畝,銷售桃子、李子共2500噸,產品遠銷深圳、廣州、昆明等地,銷售額600多萬元。合作社還成立了大金星村專業合作社退伍軍人黨支部,固定解決周邊群眾500余人就業,季節性用工2000余人次。
代軍說,合作社計劃在3年內將種植基地擴展到5000畝,同時計劃引入資金3000萬元,以瓮安縣猴場鎮紅色旅游景點為依托,打造以花海為旅游重點的鄉村文化休閑示范區。
從“綠色軍營”到“綠色田野”,3個退伍老兵以軍人特有的氣魄和膽識,立足農村、奉獻農業,為鄉村振興貢獻光和熱。(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維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