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省司法廳>>政務要聞

張亞:用奮斗詮釋初心與使命

2021年09月07日12:18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張亞。
張亞。

2002年,張亞通過招考進入安順市司法局工作。那時,張亞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並時刻提醒自己要不斷學習、認真對待每一項工作任務。2004年,張亞在法制宣傳科工作。誰曾想,在這普法的崗位上一干就是15年,從“四五”、“五五”“六五”到“七五”普法,從青年走到中年,在這5000多天裡,張亞記不清組織開展了多少次法治宣傳活動、記不清制定了多少個法治宣傳方案、送法進村、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記不清舉辦了多少次大大小小的活動、競賽。但是,張亞唯一不會忘記並且始終堅守的初心是,堅持以普及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培養法治理念為己任,將法律的種子播撒進無數百姓的心中。

人生在勤,勤而不匱

2017年5月,張亞深知要讓更多的人學法、懂法、用法,僅僅靠傳統普法模式肯定是不行的,必須開拓新思維,打造新平台。於是,張亞帶領法治宣傳科全體人員,通過4個月的緊張籌備,率先在省內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平台——智慧安順•司法行政在線服務商城,實現了線上找律師、辦公証、求法援、尋鑒定、要調解,實現了線下如商場購物一樣的自主選擇法律服務商品,免費享受法律咨詢、法律援助、調解等“一站式”法律服務。

2018年,張亞開始思考如何推動憲法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的問題,如何打造“亮點”、“特色”,如何提升憲法宣傳的影響力?要不,來一場別具特色的“憲法誦讀”和“雙語讀憲法”活動如何?說干就干,經過詳細策劃,活動正式舉行。那天,安順市苗族同胞身著艷麗的苗族服飾,滿含激情的用苗漢雙語誦讀憲法。這個做法更是得到了中央、省級等多家媒體的關注和報道。這是安順普法宣傳工作前所未有的突破。

有志者,奮斗無悔

幾個月后,一次交流學習,讓張亞又萌發了建立憲法宣傳陣地的念頭。同年7月,在局領導的帶領下,來到黔東南州司法局學習考察,參觀了黔東南州司法局打造的憲法教育基地,當時的張亞很受觸動。考察學習回來后,張亞暗下決心,一定要打造一個屬於安順的憲法教育基地。

可是,怎麼建?建在哪?怎樣才能體現特色、亮點?一系列的問題又浮現在張亞的腦際。經過無數次調研、討論、策劃,最終將“愛國主義與憲法教育結合,突出安順文化”的設計理念敲定,將安順憲法教育館選址於“四八烈士”黃齊生陳列館和故居處,很好地將愛國主義教育和憲法教育很好的融匯在一體。設計理念確定后,接下來就是設計的問題了,從未學過設計的張亞,在設計公司拿不出令人滿意的方案情況下,大膽嘗試自己設計安順市憲法宣傳教育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張亞每天晚上加班到深夜,反復琢磨修改每一個版塊、每一個字,直到自己滿意為止。經過3 個多月的努力,2018年12月4日,具有安順特色的全省首個憲法教育館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同時,被省司法廳、省法宣辦正式授予為“貴州省憲法宣傳教育基地”。作為全省首個宣教性強、憲法主題突出、科技含量較高的憲法宣傳教育館,通過講好憲法故事,講好法治貴州故事,講好法治安順故事,充分發揮了憲法宣傳教育基地的示范作用。截至目前,安順憲法教育館已累計接待300余家單位、20000余人參觀學習。

奮斗正青春,砥礪前行再出發

2019年,因工作崗位的調整,張亞離開了工作15年的法治宣傳科,到了社區矯正科工作。同年7月,剛到社區矯正科工作不到1個月,還沒有完全進入角色的張亞,就面臨了一次“大挑戰”,也就是要在2個月內完成“特赦工作”。面對挑戰,張亞沒有退縮、更來不及懼怕。工作中,張亞突出“實”“嚴”“細”三個字,一是“實”字當頭,精心布置特赦工作任務,對全市全部在冊社區矯正人員是否服合特赦條件進行逐一排查。二是 “嚴”字著力,實行一周一報告制度,並牽頭組成特赦工作督導檢查組下沉到各基層司法所,對排查社區服刑人員檔案是否全面到位、甄別是否遺漏、篩查是否深入等工作進行督導檢查。三是“細”字落地,對所有報請的特赦人員檔案一一細致排查,始終做到“檔檔看、人人過”。經過不懈努力,在規定的時間內,安順市特赦工作圓滿完成,無1件遲報、漏報、案件卷宗因資料錯、漏被退回。2020年3月,安順市社區矯正管理局被司法部表揚為全國司法行政系統特赦實施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單位。

同時,在完成特赦工作中,張亞注意到了一個事件,時間是2019年10月的一天,在處理日常的工作信息中,一則社區矯正對象勇救落水兒童的簡報引起了張亞的關注:鎮寧縣社區矯正對象王某某在田間勞動回家的路上,不顧生命安危,在湍急的河水中勇救2名落水兒童。張亞了解情況后,認為王某某的行為不僅僅是見義勇為,同時也符合社區矯正對象減刑的法律規定。經過多次的深入實地調查、對接聯系、查閱相關法律規定,向法院提出了減刑建議。經過審理,2020年4月王某某獲減刑1年。這是安順市首例社區矯正減刑案件,填補了安順市社區矯正工作未實現減刑獎勵的空白。2021年5月,在全市開展違規違法辦理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件全面排查整治工作中,經檢查組檢查,認為該減刑案件程序合法、案卷資料齊全、規范。

剛開始參加工作的時候,張亞不知道理想離自己究竟有多遠。但是,在工作的19年時間裡,不斷的理解什麼是初心與理想,什麼是奮斗與擔當。同時,也收獲了司法行政工作帶給我的巨大驚喜與回報。(貴州省司法廳供稿供圖)

(責編:潘佳倩(實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