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安順視窗

安順:讓村庄更宜居 讓百姓更幸福

2021年09月06日15:13 |
小字號

今年以來,安順市圍繞“打造生態宜居環境、助推鄉村振興”重點,聚焦鄉村“臟、亂、差”人居環境問題,全面開展宜居鄉村創建行動。通過一系列整改,如今,一幅幅美麗的新農村畫卷在安順徐徐展開。

近日,記者來到普定縣化處鎮,看到公路沿線干淨整潔,道路兩邊是整齊的小柵欄綠化,每家每戶門口是漂亮的木柵欄小花園。廣播循環播放宣傳宜居鄉村創建的知識,百姓們三五成群,圍坐在家門口話家常,感慨著鄉村面貌的變化。

“道路寬敞平坦,環境優美清新,宜居鄉村創建給我們帶來了大實惠!”說起鎮上的變化,村民們都贊不絕口。

“以前鎮上很多餐館的灶台都修在店鋪外面,參差不齊,做完生意用罩子一罩,也不愛清理,現在你看,每家餐館的灶台都移到店裡面,整齊劃一,大家也愛清理了。”化處鎮清真牛肉館老板指著他家的灶台說,別看這小小的舉動,但讓我們小鎮的面貌變好了。

在化處鎮班車站看到,巴士整齊排列,一旁列著過去與現在的對比圖,創建效果顯而易見。

在鎮農貿市場賣水果的張大姐告訴記者,她在市場裡面賣水果已有4年,以前市場門口的巴士車停靠很不規范,環境衛生也差,特別遇到趕集天,整個市場又堵又臟。通過整治,現在車子停得整整齊齊的,周圍也干淨整潔,完全變了樣。

據悉,車站道路沿線過去經常被小攤販佔用造成擁堵,經過這段時間的治理,公路沿線環境整治已初顯成效,變得干淨、整潔。

自全市開展宜居鄉村創建工作以來,普定縣以普化路沿線宜居鄉村創建為突破口,以化處鎮為重點,安排16名縣級干部包保指導化處鎮18個村(居),全力推進各鄉鎮(街道)宜居鄉村創建工作。截至目前,累計發動群眾、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62000余人次主動參與宜居鄉村創建工作,出動挖機、鏟車等設備50余台,調動運輸車120余輛。累計清理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800噸,清理房前屋后5200余戶,拆除私搭亂建120余處、拆除旱廁80余個,規范鎮區沿街商鋪90家,規范農貿市場擺攤設點35處,清理佔道經營50余處,清理溝渠15公裡,清除道路沿線雜草和枯木9公裡,修復破損路面1000余平方米、硬化人行道4公裡,規劃公共停車場2個,引導農戶修建小花園、小菜園300余個……

通過努力,普化路沿線和化處鎮衛生臟、亂、差現象得到了明顯改變。

化處鎮只是安順市積極推進宜居鄉村創建行動的一個典型示范。

據了解,今年,安順市著力推進宜居鄉村建設,在全省率先啟動宜居鄉村創建工作,全面開展“四清兩改四嚴禁”創建工作,全市17個宜居鄉村示范點創建工作整體推進有序。

目前,安順市以化處鎮、寧谷鎮、茶嶺村、牛蹄組等為宜居鄉村創建工作先進示范在全市推廣,充分發動群眾,通過就地取材,用好木柵欄等鄉土元素,著力打造好“微田園”“微菜園”“微花園”“微家園”,努力呈現原生的田園風光、原真的鄉村風貌、原味的歷史質感,提升全市鄉村顏值,推動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在西秀區舊州鎮茶嶺村,山巒疊翠,鳥鳴陣陣,清晨的空氣裡彌漫著茶葉清香的味道,已硬化過的鄉間公路路面整潔,彩繪景物牆,爬滿綠藤的牆角小景隨處可見。廣場、健身場、籃球場應有盡有,每家每戶門口有漂亮的小菜園、小花園,“盆景”變“風景”,美不勝收。

在經開區幺鋪鎮阿歪寨村牛蹄組,不僅曾經“臟、亂、差”的村庄變成了處處是風景的美麗家園,村民的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村民婁德江向記者介紹:“村裡安裝了廢舊物品回收裝置,設備很智能,塑料瓶、廢紙殼、牛奶盒、廢舊書等都可以拿到這裡賣錢。現在大家都曉得拿廢舊物品來換錢,之前隨意丟垃圾的習慣改了。”

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牛蹄組還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優勢,連片“十裡荷廊”種植玫瑰花1500余畝,同時整合原“131廠”廠房,打造了日產量達2萬個的鮮花餅生產車間和集藝術作品展覽區、體驗區、制作間的三線文化創意產業園,抓實產業發展,實現了農業產業的“接二連三”,真正實現村美民富。

安順市著力實施鄉村環境整治,全市64個鄉鎮中已建成農村生活垃圾轉運站的有63個,建成率98.43%。設置垃圾收集點8088個,清運車477輛,轉運車74輛,持續擴大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范圍。截至目前,全市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行政村覆蓋率97.2%。持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累計完成戶用廁所新改建15.32萬個。開展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目前綜合利用率76.36%。完成204個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此外,安順市加大投入力度建設力度,讓廣大鄉村披上靚麗外衣,讓美麗鄉村成為安順市民休閑的最佳去處,通過深入推進“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六項行動,受益農民群眾達240余萬人次。(陳婷婷)

來源:安順日報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