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人民視界

舌尖上的 “非遺守護者”——探秘苗族魚酸制作技藝

2021年09月02日09:54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魚酸作為一種烹飪菜肴的調味品,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有著悠久的制作和食用歷史,廣受當地群眾的喜愛,但如今掌握魚酸制作傳統技藝的人卻越來越少,亟待傳承和保護。

貴州省丹寨縣排調鎮也都村。

今年47歲的夏明群,是當地一名從事非遺保護工作多年的工作者。時下正值魚酸制作的最佳時節,得知居住在距縣城80多公裡外排調鎮也都村56歲苗族村民王方芝,依舊按照傳統手工藝制作魚酸的消息后,她和同事立即踏上了苗族魚酸制作技藝的探訪之路。

貴州省丹寨縣排調鎮也都村,夏明群(右)用攝像機拍攝王方芝(左)以傳統方法捕撈的河魚。

貴州省丹寨縣排調鎮也都村,夏明群(左)和王方芝(右)在觀看捕撈河魚的視頻。

貴州省丹寨縣排調鎮也都村,夏明群(左)和王方芝(右)走在捕撈河魚歸來的山路上。

山間河谷捕撈的小魚、自家種植的辣椒和生姜、傳統工藝釀制的米酒,再配合食鹽等輔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用土壇密封發酵數月,這就是魚酸的食材配方和制作步驟。

貴州省丹寨縣排調鎮也都村,王方芝在向夏明群展示以傳統方法捕撈的河魚。

夏明群跟隨王方芝走在初秋的大山裡,用攝像機細致捕捉尋找食材的每一個細節,在靜謐的苗寨裡,詳細記錄魚酸制作的每一個步驟、傾聽魚酸與苗族群眾的世代故事。

貴州省丹寨縣排調鎮也都村,夏明群(左)用攝像機記錄王方芝(右)清洗制作魚酸的生姜和辣椒。

貴州省丹寨縣排調鎮也都村,夏明群(左)用攝像機記錄王方芝(右)准備制作魚酸的辣椒。

“看似簡單的食材和制作方法,卻連著苗家人世世代代的味蕾”夏明群不禁感嘆,魚酸好比當地群眾飲食文化的“活化石”,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如果這項傳統技藝沒有得到很好的傳承和保護,那將是自己職業生涯的一大遺憾。

貴州省丹寨縣排調鎮也都村,王方芝將捕撈的河魚放入土壇中,以制作魚酸。

貴州省丹寨縣排調鎮也都村,王方芝將辣椒放入土壇中,以制作魚酸。

貴州省丹寨縣排調鎮也都村,夏明群(左)用攝像機拍攝王方芝(右)以傳統工藝制作魚酸,該步驟是將米酒倒入土壇中。

貴州省丹寨縣排調鎮也都村,王方芝(左)在向夏明群(右)展示以傳統工藝制作的魚酸。

“目前,丹寨縣共有169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其中國家級8項,省級22項。在丹寨這片熱土,還有很多像魚酸一樣的縣級非遺等著我們去發現、去挖掘、去保護,這是我們的自豪,更是我們的職責,我將繼續用鏡頭去記錄好,用熱愛去守護好絢麗多姿的非遺文化”夏明群說。

貴州省丹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夏明群(右)和同事在查看拍攝的魚酸制作技藝視頻。

貴州省丹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夏明群在編輯拍攝的魚酸制作技藝視頻。

貴州省丹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夏明群在查閱非遺項目申報資料。

(圖/文 楊武魁)

(責編:李永馨(實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