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要聞

旅游復蘇轉思路 供需兩端下功夫

——貴州在釋放消費潛力上奮力攻堅

2021年09月02日07:57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2021年上半年,全省累計接待游客3.27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112.7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9.7%、118.6%。隨著疫情后旅游市場的恢復發展,通過升級旅游業態、產品供給、經營方式,貴州正不斷打造更多旅游吸睛點、興奮點、消費點。當“游”不再是旅游的唯一目的,貴州在釋放旅游消費潛力中轉變思路,從供給側下足功夫,不斷豐富旅游生態和人文內涵。

就地休閑 消費釋放新窗口

“好多年沒有游龍宮、黃果樹了,這次優惠力度很大,趁周末來走走,感覺變化太大了。”得益於安順景區推出的“貴人游”優惠政策,家住安順的肖娟麗時隔15年再次走進家門口的這兩個“雙5A”景區。

7月以來,黃果樹、龍宮兩個景區共同推出安順“雙5A”優惠政策,共分為安順人游安順、在黔學生游安順、貴州人游安順、貴州省以外游客游安順4個類別。其中,安順人憑有效証件,可以99元優惠價格購買原價360元“黃果樹+龍宮”景區套票,包含景區門票、觀光車車票、龍宮景區船票等。對此,肖娟麗覺得很實惠。

暑期疫情反彈,許多家庭的長線旅游計劃被迫暫停,“就地休閑游”因而成為暑期下半場的新風向,不少貴陽市民一頭“扎”進城市周邊的山水裡,尋找出諸多小眾寶藏打卡地。

吳小雨第一次在朋友圈刷到普渡河時,就被山巒環抱、草木蔥蘢的自然環境所吸引,幾番打聽才找到藏在貴陽市烏當區水田鎮董農村的這個景點,那裡農家樂、帳篷露營、動物森友會、駐地餐廳應有盡有,旅游業態十分豐富。

除了董農村,青岩古鎮也是貴陽市民出行的熱門選擇。“今天又滿房,大家想過來玩最好提前幾天預定。”位於青岩古鎮的朵哩花園民宿盡管整個8月攜程省外訂單全部取消,但入住率一直穩定在75%以上。

去貴陽市烏當區百宜鎮紅旗村看向日葵,去遵義市播州區茅栗鎮金山村摘晚熟桃,在安順市關嶺自治縣九仙旅游景區體驗洞穴漂流,住進銅仁市江口縣雲舍村的民宿裡……貴州人的“就地休閑游”可謂豐富。

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書長金准認為,當前,近城市場復蘇程度遠遠大於遠端市場,休閑度假型消費復蘇遠遠大於觀光型消費,親子家庭型旅游休閑消費一枝獨秀。盡管“預約、限量、錯峰”仍是當前景區經營要念好的“六字訣”,但喀斯特的奇山秀水與廣袤的鄉村大地給了貴州省內旅游消費釋放的窗口。

旅游預售 穩住市場信心

旅游預售在2020年備受關注后,在2021年被更多消費者接受。

數據顯示,上半年一碼游貴州的瀏覽量為1267.34萬次,平台交易額1513.09萬元。與此同時,上半年通過攜程旅行預訂貴州景區訂單量同比增長了436%,酒店訂單量同比增長84%,酒店預訂金額同比增幅達119%。參與預訂的省外游客主要來自上海、北京、成都、重慶、深圳、廣州等城市,貴州本省游客則約佔總訂單的40%。

面對反復的疫情,旅游預售不斷激活消費者和旅游商家的信心。

暑期以來,同程旅游推出“提前訂隨時退”暑期狂歡活動,通過預約未來旅行的方式解決市場困境。其中,貴州6日跟團游,人均售價在1799元。攜程旅行則啟動了為期一個月的旅游囤貨節,發起規模化預售,從供需兩端穩住市場信心。

優質的性價比、寬鬆的有效期是促成用戶養成“囤貨”消費習慣的重要動力。從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攜程預售產品平均折扣為5折、最高折扣約1折﹔預售產品平均可為用戶省下723元,酒店類預售產品平均更可省下1088元。攜程研究院戰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沈佳旎表示,在用戶已有“囤旅行”消費習慣的基礎上,預售產品不僅為疫后出行提供靈感及優惠。其產品特有的隨時退、過期退、無損退的保障措施,也將讓旅行更安心。

線上預售如此,線下旅行社也積極求變。在去年的經驗基礎上,省內旅行社繼續主推小團定制、家庭團等創新產品,既有利於疫情防控,又滿足了用戶對於旅途安全的更高要求。在產品結構上,大部分旅行社適當降低了長線產品的比例,提高了周邊及中短途產品的比例。

根據近期旅游產品的預訂趨勢,攜程研究院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致寧判斷,跨省旅游市場預計將在9月中旬迎來跨省游復蘇的新拐點,9月中旬至“十一”黃金周期間,跨省游有望出現爆發式增長。

深度研學 提高旅游附加值

“大山保護了貴州,讓它成為快速變化世界中的一片世外桃源。”

8月,在童書媽媽“寫作貴州”營的結營儀式上,來自全國20多個城市的百余名家長與孩子一起寫下了他們眼裡“不一樣的貴州”。這是一次9天8晚的貴州寫作之旅,研學行程主要涉及貴州盛華職業學院、安順鮑家屯村、黃果樹瀑布景區、“中國天眼”FAST基地、貴州省博物館5個地方。

“採訪、調研、討論、寫作是我們讀懂貴州的方式,家長要寫,孩子們也要寫。”童書媽媽創始人三川玲表示,選擇來到貴州開展深度學習體驗,除了夏季氣候涼爽,更由於貴州是正在改變的中國之縮影。

“這次研學之旅,對貴州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來自福建的林劍峰帶著兒子鄭哲浩一起參與了貴州營,他對於行程中的鮑家屯留有深刻印象,認為這裡的村寨建設、規劃很有歷史價值。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研學旅行將兩者有機結合,正成為當下貴州旅游市場的新興產品。在此過程中,大量的各具專業背景的非旅游人士涌入研學領域,也帶來了巨大的觀念碰撞。除了童書媽媽,今年以來,貴州田野環境與發展研究中心也希望通過研學旅行的方式,以自然為課堂,讓教育自然發生,以提高青少年的生態文明意識。

在疫情的倒逼之下,傳統觀光游正在向深度游覽體驗轉化。對於貴州旅游來說,除了住什麼樣的酒店、吃什麼樣的美食、乘坐什麼樣的交通工具,高品質的旅游更體現在精神上的收獲。通過深度研學體驗提高旅游的文化附加值,對於豐富旅游生態和人文內涵,促進文旅融合,更好地宣傳多彩貴州,也有著積極的實踐意義。(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曹雯)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