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電信:信息化為民族地區教育插上騰飛的翅膀

2013年11月,黔西南州人民政府下發了《黔西南州教育信息化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全州教育信息化提上了日程。中國電信黔西南分公司(以下簡稱“黔西南電信”)以“互聯網+教育”為引領,“雲、網、端、用”建設助力教育脫貧。
中國電信黔西南分公司助力教育脫貧。
2015年3月,黔西南州政府與中國電信貴州公司簽署信息化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同年4月,黔西南電信向州委、州政府遞交發展教育大數據“互聯網+教育”方案,“互聯網+教育”項目建設正式啟動。
“互聯網+教育”為學生插上騰飛的翅膀。
2018年,金州教育雲集成了“國家教育資源服公共服務平台”“中國電信樂智網教育雲平台”“寧波智慧教育平台”。有線光網千兆到校、百兆到班(部分學校萬兆到校、千兆到樓、百兆到班),校園無線網實現WIFI和4G雙覆蓋。形成了教育在線公益即“天會通和校盟護衛 ”兩大應用(天會通助力政府開展均衡教育在線公益課堂,為教育脫貧服務。校盟護衛助力學校安全管理和家校互動服務)以及助學卡等其他特色應用。延伸了公益直播名師課,縣級分公司以“互聯網+四個精品(雲網端用)”“智能校牌+特色助學應用”等“雙優+”為驅動,開展了“雙速光網+公益直播名師課”,形成了公益造勢助力,引入了“智能校牌+特色助學應用”,主抓智能校牌引卡入機,開拓校園規模發展新路。
教育雲大數據平台提供數字教育服務
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正是有了前期未雨綢繆的謀劃及先期投入和建設,才讓2020年初疫情爆發期間,以“互聯網+本地課堂”網絡授課形式有序開展。把中國電信的責任與擔當延伸到農村貧困山區的光纖,確保孩子停課不停學。
中國電信光纖確保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
在常態化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貴州率先走在全國公布開學時間省份的前列,2020年3月中旬開始,學生分批次入校,黔西南電信駐校服務的工作人員同時進入學校、點對點服務,全力做好一場又一場精彩的服務接力賽。
2020年3月26日早上7:30,黔西南電信公司校園售后服務團隊的負責人正趕往公司老大樓上班的途中,一名家長十分焦慮打進電話“我將校牌放到桔山新電信大樓的門崗了,請幫我送到學校交給我的孩子,我好久沒聽到她聲音了,很想她。”但這個學校的駐校服務人員小王已進入學校,按照防疫要求不得離開學校,於是她馬上通知小張騎車到電信大樓門崗將校牌送到學校去。學生立即打通電話向家長報平安,在疫情特殊時期能聽到親人的聲音心裡就是一種莫大的安慰。家長感激地說:“中國電信就是好!”
孩子的安全與健康事關民生關切,黔西南電信緊緊圍繞這一主題整合資源,規模化拓展智能校牌的安全健康功能,讓智能校牌不僅為學生和家長架起了溝通的橋梁,而且智能校牌刷卡消費等校園信息化運用在防疫工作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線上充值可視化平台,做到家長遠程為學生充值、使用明細、余額等清晰可見。
“智能校牌”為平安校園保駕護航
“智能校牌”為平安校園保駕護航。
校園出入管理和學生在校情況的掌握,是平安校園管理的一個難題,學生健康成長也是家長、老師關注的重點。在物聯網、雲計算的發展時代背景下,由本地發起,率先研制推出的基於國際領先的物聯網應用技術和雲計算技術的“智能學生証”以下稱“智能校牌”,由此開啟學生安全系統解決方案,適應這一重要而迫切的社會需求的同時,將教務管理等諸多校園信息化應用融入其中,實現家校共管。
智能校牌系統的用戶端有智能校牌硬件終端、家長客戶端、教師客戶端、Web管理平台端組成,分別針對不同的用戶角色。其中家長客戶端、教師客戶端程序主要針對學生家長及教師使用,便於家長對孩子的位置監管及與學校的信息溝通聯系。
尋娃聲聲急 校牌環環扣
“小田,快、快,幫幫我,孩子不見了……”一個星期天下午,興義盤江路營業廳售后服務台席前,正埋頭修機的小田在家長的催促聲中趕緊放下手中的工具。這名初一學生的家長,曾經因為孩子校牌屏幕壞來找小田處理過,當時在廳內她聽到小田提到此機有定位功能,記在了心上。
原來,這位媽媽下午送孩子到校門口時,孩子謊稱想吃點小吃,讓她到街對面的小賣鋪去給他買,家長一走,他卻轉身跑得沒了蹤影。情急之下,家長想到了小田,跑來求助。聽完講解,小田馬上接過家長的手機,幫她關注智能校牌平台“平安校園”,通過定位發現孩子正在街心花園。這時已到下班時間,小田主動提出,與家長一同前往尋找。到達街心花園時,見子心切的家長摸出手機,給孩子打了個電話。接到電話的小男孩沒想到媽媽居然能了解他的行蹤,受驚的孩子又跑開了。快到眼前的娃娃卻消失了,家長急得掉淚,小田安撫道:“不急,我會陪著你,咱們再定位。”待再定位發現,孩子已從黃草鎮的街心花園跑到桔山鎮的夢樂城了,他倆正准備打車前往時,小田的孩子打來電話催她回家。聽到年幼孩子的聲音,同為媽媽的這位家長很理解小田,讓小田快回家,她自已去找。晚上8點,小田不放心,主動聯系了這名家長,家長說淘氣的孩子已將校牌關機,准備去報案處理。9點,家長在派出所正與警察描述情況時,手機上的智能校牌平安校園平台發來信息,詳細描述了孩子的具體位置:華聯城小區旁200米夜市攤。警察與家長按此信息,趕往華聯城,將躲在這個夜市攤牆角的小孩找到。
信息化服務助力校園安全管理
黔西南分公司積極探索,根據本地教育部門和學校信息化建設需求,推出組給拳,制定校園信息化服務解決方案,為貞豐縣第二中學搭建了“過三關”安全防控信息化系統,助力學校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同時,全面抓好學校的安全教育及安全管理工作,確保師生生命安全、身體健康。
信息化服務助力校園安全管理。
第一關:物品檢測關。依靠先進安檢設備對進入校園人員隨身物品進行檢查。重點檢查是否攜帶管制刀具、校園違禁物品等,第一時間將危險品排除在校園之外。安檢系統可以預設可疑物,若進入校園人員隨身物品中有預設可疑物,系統將會自動報警,讓安全檢查過程更輕鬆,更醒目。
第二關:體溫檢測關。依靠紅外線電子智能測溫儀對進入校園人員體溫進行監測,第一時間將發熱人員排除在校園之外。電子智能測溫儀快速、准確地將通過人員體溫顯示在前方屏幕上和管理員顯示器上,當監測到的人員體溫≧37.3℃時,將自動報警,值班行政人員或值日教師可立即送該人員到學校臨時隔離室復查,以達到“早發現、早隔離”之目的。
第三關:人臉識別關。依靠一卡通人臉識別雙通道道閘和電信智能校牌相結合的模式,對進入校園人員身份進行識別,第一時間將無關人員排除在校園之外,防止以學生身份混入校園的社會人員進入,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同時,可以將學生進出校的通行記錄以微信公眾號信息推送給老師、家長,提升了家校信息互通的高效性。
黔西南分公司提供的“過三關”信息化安全防控措施,得到了黔西南州教育主管部門的認可。州教育局領導在貞豐二中作中考前的督導檢查時,對“過三關”流程管理作如下評價:“教育立州,安全兜底﹔疫情防控,常抓不懈﹔貞豐做法,值得借鑒。”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高考前夕,黔西南電信人同樣經受住了一場大考。6月18日離高考不足20天,臨時接到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安排的任務:高考前必須完成全州27所學校標准化考點的物品關、體溫關、人員關“過三關”設備的安裝開通。從接到任務到各考點採點收集安裝信息、組織到貨、安裝、調測緊鑼密鼓地進行,7月5日“過三關”設備到位並檢測成功,7月7日高考開考,“過三關”服務了黔西南州2.8萬名考生,得到了社會的一致好評。
信息化服務助力校園安全管理。
7月8日,高考第二天,在興義六中,一名記者扛著攝像機,對著能讓考生快速過安檢,一個不漏的進行檢測的“過三關”設備一陣猛拍,當拍到測溫儀時,他好奇地問:“這個機子真能一次同時測通過通道的30多個學生?”現場的電信工作人員肯定的回答:“是的,一起通過一個不漏,有個學生被測出37.4度,現場醫護人員復測,僅相差0.1,稱贊這個設備精度高。”近年來,中國電信獨家圓滿完成高考網絡保障的同時,對疫情特殊時期新增的特殊任務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2020年承接“雲改數轉”戰略,推動“雲監控”
2020年3月4日,黔西南分公司與普安縣教育局簽訂全省首單“雲監控”項目合同。項目第一期將覆蓋普安縣12所中心學校和146所公辦學校,提供集視屏接入、存儲、分析行業應用為一體的智能視頻監控服務,解決客戶校園信息化需求。
雲監控業務是基於中國電信智能視頻雲平台提供的視頻類業務,通過產品的“視頻接入、視頻存儲、視圖分析、視頻算力等能力,以體驗方式積極向客戶進行展示。縣分公司同步快速承接,普安分公司在向教育主管部門推薦“疫情校園衛生防疫整體解決方案”的同時,積極向客戶介紹“雲監控”產品。“雲監控”在基礎能力上,可實現三級平台管控,解決普通學校、中心學校、縣級教育主管部門三級管控,並平滑接入到現有監控大屏。
普安縣教育主管部門當即對現在監控平台進行摸底,同時向普安分公司提出在校園監控三級聯動的基礎上協助解決校園食堂內的“明廚亮灶”工作,實現食品安全的可視化監管。客戶經過對普安電信大樓內的雲監控業務進行現場體驗后,認可電信提供的雲監控產品,滿足校園監控、明廚亮灶、三級監控、數據存儲等需求,決定採納電信雲監控產品。
2020年,黔西南州已建成中國電信光網校園973所,班班通接入點21603個,實現了“萬兆進校園,千兆到班級”的所有行政村網絡全覆蓋。黔西南州“互聯網+教育”項目有效地實現了精准教育扶貧。
黔西南州“互聯網+教育”項目有效地實現了精准教育扶貧。
未來,在教育雲建設上,黔西南電信將力爭以多、快、好、省的特點,建設一流的教育資源雲平台和教學直播平台。以分層式應用在線教學理念為導向,提供在線直播授課。為師生提供輔助教學與自主學習的平台、資源管理等,實現數據分析教學模式,全面提升學校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應用推廣上,從撬動應用到應用拉動,促進教育信息化需求與教育市場發展充分融合,普及校園網絡公開課活動,推廣校園文化,不斷創新“教育雲+客戶端”等信息化教學模式,進一步憑借教育信息化推動電信移動和寬帶規模持續發展。(黔西南電信供稿供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