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縣:“第一書記”以實干譜寫為民情懷

近年來,思南縣干部群眾始終牢記囑托,堅持務求精准,隨著今年駐村“第一書記”輪換的開展,45名市直干部奔赴農村一線,成為這45個基層黨組織的“當家人”。
至今半年過去了,一批女性駐村干部很是活躍,她們有的在家是乖乖女,有的是賢惠的妻子,慈祥的母親,她們有的故事溫柔細膩,有的熱血果敢,擔得起事,當得了家,扛起了時代發展的重任,帶領父老鄉親們團結奮進、奮勇拼搏,描繪了鄉村振興美好畫卷。比如思南縣瓮溪鎮場井村第一書記杜暢。杜暢,女,中共黨員,1979年出生,2021年被銅仁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派駐思南縣瓮溪鎮場井村第一書記。
說起杜書記,短短的兩個月時間,她用腳底丈量村裡的道路,用手掌心觸摸各戶的飢寒飽暖,她用勤勞熱情的心與村裡人一起同憂患共歡喜,撐起了鄉村振興路上“半邊天”。
實地走訪了解情況。
當好“領頭雁” 立根固本強堡壘
場井村是銅仁市城市綜合執法局連點幫扶的貧困村,早在2005年,年僅25歲的杜暢參加工作初期,就主動到石阡縣湯山鎮支教,2020年子女高考結束,鄉村振興啟動后,她就主動請纓到連點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
“衷心感謝黨、感謝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給我們送來了致富引路人!”說起杜暢,瓮溪鎮場井村黨支部書記羅福恆情不自禁的豎起了大拇指。
“根深方能葉茂”,基層是一切工作的依托。
從機關到基層,從“城官”到“村官”,杜暢深知,工作環境、工作對象、工作任務都發生了變化。如何才能盡快接上地氣當好“村官”?她認為,抓好班子建設、夯實基層基礎是關鍵。
初到場井,鎮裡面的干部和村裡的干部對她沒抱太大希望,總覺得是個干部來鍍金的,過兩年就回市裡上班了。沒過多久,村民和干部對她的看法就不一樣了。到任的第一周,杜暢白天走家串戶、深入地頭做調研,晚上梳理分析問題,對症下藥、研究解決措施。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給錢給物不如建好一個支部。杜暢在通過深入走訪,充分了解村情民意后,把抓班子、帶隊伍作為了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和任務。
他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定期組織村“兩委”成員、全村39名黨員,開展第一書記上黨課。結合實際樹立群眾新思想、新觀念。開通村級廣播站,設立6個黨員示范崗,深入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活動,通過黨員帶動、群眾參與,真正做到“鄉村振興路上黨旗紅”,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隻增不減。
當好“智多星”攻克困難補短板
“村民關心什麼、期盼什麼,工作隊就抓住什麼、推進什麼。”這是杜暢在擔任“第一書記”時一直恪守的准則,她跟著“民聲”走,辦好“民生”事,在全村人民群眾中間留下了好口碑。
2021年是鞏固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起步之年,各級黨委政府要求堅決守住脫貧成果。杜暢嚴格按照鄉鎮黨委政府安排部署,將鞏固脫貧成果和防貧預警工作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發展機遇。
場井村有脫貧戶117戶517人,低保戶43戶111人,如何鞏固脫貧成果,讓脫貧戶收入在穩得住的基礎上再上一個新台階,是杜暢一直思考的一件大事。杜暢和村“兩委”毅然決定,依托當前政策優勢,結合鎮情實際,對在黃牛養殖技術和農業種植業等方面有就業意願的村民開展實用技能培訓。通過不斷爭取和對接,通過外出務工人員現身說教、典型引領、鎮級農技高級技師到村培訓等方式,增強村民就業創業意願,積極鼓勵群眾走出農村謀發展,跳出農業謀增收。
村民羅亨順家中老人身患癌症,妻子要照顧不到4歲的小孩無法工作,全家僅靠低保金和羅亨順在周邊務工的微薄收入過日子。杜暢入戶走訪了解后,幫助羅亨順,找路子,鼓勵他到離家不遠的網購店公司上班。今年7月2日,對於羅亨順來說是值得高興的一天,他第一次領到了當工人的3500元工資后感激地說:“感謝杜書記和工作隊,是他們給了我信心,讓我轉變思想外出務工,現在收入穩定了,生活也越來越好了。”
與村民拉家常。
當好“及時雨”踐行為民辦實事
連日來,全國各地疫情反彈,她嚴格按照思南縣疫情防控辦的指示和瓮溪鎮黨委政府的防控措施,她心系群眾安全,深入村中、社區挨家挨戶走訪登記、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她還主動請纓,到村裡的疫情監測點進行值守,做好排查車輛、測量體溫、登記信息等工作。每次有人勸她休息一會,她都拒絕了,轉身便又投入了工作。大家都怕她身體吃不消,她說:“作為黨員干部,就是要在組織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我在這裡,老百姓才能安心。”
“大孃,你疫苗還沒打,最近衛生院打疫苗不是很擁擠了,我帶你去打了,不然以后出行就不方便了勒……”連日來,為提高疫苗接種率,第一書記杜暢組織村干部深入田間地頭、農家院落,耐心細致做群眾思想工作,動員群眾接種疫苗。
疫苗接種工作開展以來,杜暢一直帶領村“兩委”走村入戶,在上戶排查登記人員接種情況、宣傳疫苗接種知識過程中發現大多數老人都願意接種疫苗,但由於行動不便或沒有家屬陪同,導致無法自行前往接種點進行接種。於是,她每天開上自己的私家車義務接送村裡的老人前往鄉鎮衛生院接種疫苗,等接種留觀后,再將老人們安全護送到家。“村裡留守老人很多,他每天都要往返好多趟,但是從來不喊累。”場井村工作隊隊長吳盛介紹,有了“愛心專車”,老人們的接種率大大提升。
轉眼,杜暢到村任職至今已有4個多月,離兩年的“服役期”越來越近,從初入基層到與村民打成一片,場井村的溝溝坎坎洒下了她辛勤的汗水、田間地頭留下了她的腳步,面對未來,杜暢表示,將繼續認真履行崗位職責,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以擔當詮釋初心,用實干踐行使命,帶領鄉親們奔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圖/文 袁子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