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人民日報看貴州

創新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

中國農民挑起“金扁擔”

本報記者 李 貞
2021年08月10日08:2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盛夏,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小坡村種植的特色農產品大荔冬棗開始進入成熟季。枝頭一顆顆圓溜溜的棗子由青變紅,散發出清甜的香氣。村裡的冬棗園區不僅配套建設了貯藏冷庫、交易市場、物流中心和電子商務平台,還開辦起採摘觀光園、棗文化博覽園、兒童樂園等特色旅游項目,產業化經營讓農民致了富。

變化,源於農業現代化這根“金扁擔”!用現代技術和管理方式改造農業,構建新型鄉村產業體系,如今,中國農民正在挑起“金扁擔”。

新技術:

為農業現代化插上翅膀

農業現代化離不開農業機械化。

驕陽當空,連片的麥浪隨風搖曳,一眼望不到邊。眼下,黑龍江省北大荒集團友誼分公司第二管理區種植的春小麥已進入收割時節。

田間,幾台綠色的大型機械穿梭忙碌著,格外醒目。“收割機在脫谷,割晒機忙著割晒。今年小麥採取分段收獲,割晒完了,晾晒水分達到標准水分后,再進行拾禾作業。”友誼分公司農業生產部工作人員介紹說。

無人駕駛拖拉機、無人駕駛插秧機、無人駕駛收割機……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七星農場的機械化水平令人驚嘆。借助衛星導航定位,這些無人駕駛的機械作業精准度好、效率高,能大幅降低人工勞動強度。去年,這裡的無人農場作業面積達2000畝,今年進一步發展到5000畝。

當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農機制造大國和使用大國。2020年,全國各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均超過80%。小麥、水稻和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率分別超過95%、85%和90%,為糧食連年豐收提供了有力支撐。

種業是農業現代化的關鍵,而種質資源又是種業原始創新的源頭,是種業的核心競爭力。

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的河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是目前國內庫容規模最大、保存數量最多、利用水平最高的省級種質資源中期庫之一。

“種質是遺傳物質的載體,往往存在於古老‘農家種’、新培育的推廣品種、野生近緣植物等特定品種中。”據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種研究院小麥分子育種團隊負責人胡琳介紹,能夠被選入庫的種子都是萬裡挑一。研究人員會借助分子標記等現代育種手段進行精准鑒定,決定哪些種子有資格入庫。

“種子從田間取回后,需要對其進行查重、去重、精選,還要進行活力檢測,發芽率達到一定標准,才能擁有自己的入庫編碼號,進而成為種質。”胡琳說。保存種質資源需要低溫和干燥。所以,種質資源庫裡的溫度常年保持在-4℃至0℃間,空氣中的相對濕度小於等於50%,種子本身的濕度不能超過8%。在低溫保存庫內的儲物櫃裡,珍貴的種質就封存在一排排整齊擺放的真空包裝鋁箔袋中。

搜集、保存種質是為了更好地利用。目前,河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保存有3.5萬余份種質,利用它們,育種專家們育成農作物新品種400多個。比如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鄭麥9023”是河南省很有代表性的優質強筋小麥品種,其中的早熟基因就來自於農家種“荊早21”。自今年起,河南省還將利用3年時間開展農業種質資源普查,護好用好種質資源。

“互聯網+”以及各類新技術的應用則為農業現代化插上智慧的翅膀。

在天津市寧河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大數據、傳感器、物聯網、雲計算的應用,大大改變了傳統的手工勞作方式和粗放式的生產模式。

“我們把智慧農業作為農業產業園創建和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引擎,建設了寧河區智慧農業平台項目,建立智慧農業大數據中心和綜合管理服務系統,設置了186個物聯網點位。”據農業產業園管委會工作人員介紹,園區種植的小站稻,可實時監測其生長狀態,包括氣象、土壤質量、病虫害防控等各方面信息。

產業園還開設了專家在線平台、農業綜合信息服務平台、農業遙感大數據監測系統、農業雲平台APP、智慧農業微信公眾號等,為農戶日常生產提供幫助。在這些智慧“新農具”的幫助下,去年該產業園內人均收入超過3萬元,相較周邊農民收入高出了30%。

新產業:

帶領農民走上致富之路

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是抓手。

每到板栗成熟的季節,貴州省望謨縣洛郎村山間的公路上就熱鬧起來,前來收購板栗的車輛絡繹不絕。過去,地處山區的望謨縣長期面臨農業發展“小弱散”的困境,可近年來,板栗產業的發展徹底改變了窮山溝的面貌。

“種板栗真不錯!”村民何興平告訴記者,去年,他家種了60畝,挂果15畝,收入能有兩三萬元。幾年前,洛郎萬畝板栗高產示范園啟動,村裡免費為農戶培訓種植技術。此后,村中的板栗產業鏈日益完善,冷庫、無菌廠房、深加工生產線相繼落戶,實現了從田間到車間的無縫對接。望謨縣還引進貴州光秀食品有限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模式,將原有的板栗樹進行精細化管理。龍頭企業統一標准、統一收購,讓小小板栗成了真正的“致富果”。

當前,越來越多的農民通過農產品加工增值走上了致富之路。據統計,2020年,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達23.2萬億元,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超7.3萬家,加工轉化率提升到68%,吸納3000多萬人就業,輻射帶動了1億多小農戶增收。

農產品種得好,更要賣得好,才能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收益,落進農民的口袋。產業化經營除了能將“原字號”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更重要的是可以將其帶出山村,打開銷路。

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的酥梨是近年來知名的“網紅土特產”。與電商深度合作,是碭山酥梨的走紅秘訣。

2017年,退伍軍人王小輝選擇回到家鄉碭山創業。“看到父母在老家種梨、賣梨很辛苦,就想回來給他們幫把手。”為了把家鄉的酥梨賣出去,王小輝拉上朋友一起創立了電商公司,一邊銷售自家100畝地產的酥梨,另一方面從其他果農處收購酥梨等水果進行銷售。幾年下來,公司每年酥梨的年銷量超過了4000萬斤,總銷售額達到6000多萬元。

而今在碭山,“家家有電商,人人當網紅”的觀念已深入人心。隻要手機一架、鏡頭一開,村裡人人都能在電商直播間侃侃而談,把家鄉的好物推薦出去。創業初期,王小輝想的是“圓自己一個夢”:“小時候我們吃到最好吃的碭山酥梨,我想讓全世界都嘗到。”隨著農村物流建設的完善,碭山酥梨的產銷已真正實現了“今天在樹上,明天在路上,后天在餐桌上”,王小輝的夢想已然成真。

為了維護好碭山酥梨的品牌,去年9月,碭山縣政府還與阿裡巴巴公司合作,搭建起區塊鏈平台。通過區塊鏈的溯源認証,消費者可以查詢到正品碭山酥梨的產地、生產日期、物流、檢驗等信息,保証了農產品品質可追溯。

7月26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負責人陳勇也講到碭山酥梨的案例。他指出,碭山縣是“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遴選的110個試點縣之一,“從目前看,工程實施效果良好,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2020年達到5750億元,同比增長37.9%。”

陳勇還表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繼續推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總結經典案例,推廣成功經驗,“力爭到2025年底基本完成工程建設的各項任務,實現主要農業縣全覆蓋,農產品出村進城將更為便捷、順暢、高效”。

新農人:

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

人才對推動農業現代化起到重要作用。今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明確指出堅持把鄉村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位,大力培養本土人才,引導城市人才下鄉,推動專業人才服務鄉村,吸引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

在湖南省鳳凰縣菖蒲塘村,就有一支由本村農民組成的“女子嫁接隊”。菖蒲塘村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水果產業,現在已經是當地有名的優質水果引種、示范、推廣、服務基地。村民們通過多年的實踐創新,總結掌握了一套實用的水果種植、管護、嫁接等技術。村中一些婦女憑借這門手藝,組成了女子嫁接隊,常年奔波在廣西、陝西、貴州、雲南等地搞嫁接。目前,隊伍人數已從起初的16人擴增到了240余人。

依靠技術勤勞致富,讓隊員們感到滿足。“累在骨頭,甜在心裡”女子嫁接隊隊員雷志平這樣笑著評價自己的工作。隊員楊勝梅也告訴記者,搞嫁接掙了錢,“家裡蓋了房子,生活好了,奔小康了。”

如今,通過當地定期組織的技術培訓和嚴格的考試,女子嫁接隊裡有60多人評上了農技師,15人獲評新型職業農民,吃上了技術飯,全隊一年創收達800多萬元。

科技特派員制度也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大批科技創新人才。

入夏以來,山東省科技特派員、青島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王晶珊一直在黃河三角洲耐鹽鹼花生研究院實驗田裡忙著照看“宇花18號”耐鹽鹼花生。

把適合當地環境的農業技術帶給老百姓,是王晶珊十余年間的工作目標。“花生是高價值經濟作物,隻要能選出幾個耐鹽鹼的好品種,就能讓鹽鹼地上的農民過上寬裕的生活。”王晶珊說。

“學校先后組織選派12個學院的27支研究團隊、200余名專家教授和200余名研究生,組成科技特派員團隊進駐山東省東營市,開展科研攻關和科技服務,推出一批適宜鹽鹼地生產的農業新品種和栽培、種植技術。”據青島農業大學副校長趙金山介紹,該校科技特派員團隊構建的花生玉米間作模式、花生棉花間作模式等多種新興高效生態農業系統,為當地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打下了堅實基礎,給農民送去了科技致富的“及時雨”。

原刊於《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8月10日 第 05 版)

(責編:潘佳倩(實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