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銅仁視窗>>強市建設

印江公安交警聚焦“五個堅持”用心用情為民辦實事

2021年06月30日11:16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學史重在力行。為進一步把“為人民服務”宗旨落到實處,踐行為民服務理念,用貼心的服務、暖心的態度、高效的工作,印江公安交警事故中隊聚焦“五個堅持”用心、用情為民辦實事,切實提高群眾的認可度、獲得感、安全感。

堅持“交通事故會商”機制,提升事故認定准確性

“現在能把所有証據放到投影上麼?特別是路面痕跡……”“我覺得適用法條上,大家可以再商討一下,我個人認為這裡更適用的是……”

……

這是4月10日下午,大隊組織事故專家組發起的一場事故會商。參與會議的除了事故中隊的民警外,還有交警大隊事故處理專家,通過事故處理專家“問診把脈”,事故處理更規范、公正、高效。在遇到復雜疑難事故,如果能有更多的專家參與會商,從各角度提出看法和建議,有助於豐富事故處理的經驗,提高工作效率。正是基於大隊辦案的實際需求,印江公安交警建立了長效的“交通事故會商”機制。

“根據案件需要我們會結合會商,可以更好地推進這項工作機制,這樣既能有效節省時間,又能推進辦案效率和質量。”分管事故中隊副大隊長敖強說,通過事故處理專家按照“流程不減、標准不降、科學規范、高效及時”的原則,針對疑難事故案情分析討論,“把脈”事故事實調查、適用法律、責任劃分等方面提出分析意見。通過思維碰撞,會商解決辦案難題。具體辦案人負責案情介紹、相關証據、適用法律條文等所有文件,隨著案件介紹,實時展示給會商專家,再提出在辦案中遇到的難題,參與會商的專家們紛紛提出自己對交通事故的獨到見解。辦案民警表示,“會商”給事故中隊辦案人員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驗。在“集體討論”機制下,多了思維碰撞的火花,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為辦案人員客觀、全面把握事故認定的法律適用和責任劃分提供有力支撐。

事故中隊中隊長羅俊說:“我們通過此項措施,進一步提升事故認定的准確性,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從而降低事故認定的復核率,即使出現復核,也更能經得起審查”。“交通事故會商”制度,成為一項長效機制,指導開展事故處理工作。

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

小案數量多,像交通逃逸事故平均一月至少都有三四起,都是小案件,破案難度卻不小。“肇事逃逸者除了不想承擔責任,往往還伴隨著無証駕駛、酒后駕駛等其他重點交通違法行為,所以都是想方設法逃避交警追查。不是每次都能發現突破點,追逃工作更多的時候是盯出來、守出來的。從紛繁的視頻中查找車輛行駛軌跡,從海量的圖像中比對肇事車輛特征,一步步揭開肇事者的面紗。每破一起逃逸案,就是實實在在地為群眾解決一個實際問題。事故中隊從未放棄每一起案件的追查,隻要有線索一定一查到底。現場缺乏物証、沒有目擊証人、視頻監控盲區,很多群眾都不抱希望的案件,辦案民警們靠著一股‘韌勁’啃了下來。”事故中隊中隊長羅俊說。

2021年05月08日,一輛無牌二輪摩托車,從印江縣龍津街道西園路向印江縣龍津街道歡樂島方向行駛,15時51分許,行至印沿線(印江-沿河)0公裡+300(印江縣龍津街道歡樂島橋頭“T”型路口)處左轉彎時,該車車身右后側與從印江縣龍津街道黔江新城小區向印江縣龍津街道西環橋方向直行的代某駕駛的電動三輪車前輪相挂后,電動三輪車摔倒在地而肇事,造成代某受傷的道路交通事故,事故發生后,肇事者駕駛車輛離開現場把車開回家后,又返回現場駕駛代某的無牌電動三輪車將傷者代某送往印江縣中醫院門口后逃逸。

為盡快破案,事故中隊辦案民警緊鑼密鼓地開展偵破工作,辦案組成員馬不停蹄,分組進行視頻篩查,同時展開走訪調查。緊扣監控視頻中的每一幀畫面,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辦案民警以頑強的毅力、過硬的業務,精准打擊心存僥幸,於次日凌晨3時許,辦案民警在歡樂島小區走訪發現了一無牌摩托車有損壞痕跡引起了民警的注意。偵查人員通過事故發生時的肇事駕駛員及車輛特征,快速鎖定嫌疑人,最終確定車主是沙子坡鎮鐵家村居民鐵某。民警乘勝追擊,於凌晨6時許在鐵某租住的房屋中將其抓獲。面對民警詢問,鐵某試圖狡辯,但又不能自圓其說,隻好承認了肇事逃逸的事實,並賠償了傷者的醫療費和修車費用2000多元。傷者一再對民警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的敬業精神表示感謝。

堅持聯動機制,建立“警保合作”,熱情服務

與保險公司合作,推出先行墊付服務,悉心為事故傷者解決醫療費。針對交通事故致人員受傷住院治療的案件,推出第三者責任險保險支付、墊付醫療費用的便民服務。

3月25日,張某來印江公安交警大隊事故中隊,將一面寫有“真心為百姓、人民好交警”的錦旗送到事故處理民警手中。事由張某駕駛小車發生了交通事故,處理事故的民警通過現場勘查和調查,認定由張某負此次事故全部責任,作為責任方的張某理應先行墊付醫療費及其他費用。但張某家境窘迫,持續增加的醫療費給他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正當他著急時,事故中隊羅俊主動幫助他與保險公司溝通、協調,張某拿著《醫療費用墊付通知書》,帶著相關身份証明材料和事故認定書來到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很快就把這項業務給辦完了,受害方及時收到保險公司墊付金,也解決了張某的燃眉之急。

生活中,由於肇事方無力墊付醫療等費用,引發很多矛盾。交警大隊主動與保險公司溝通,促成了保險公司支付、墊付醫療費用的便民服務。此項服務針對滿足支付、墊付條件者,經受害方申請,由事故中隊與保險公司進行工作對接,簡化案件處理流程,通過保險公司直接轉款至醫院,解決醫療費的問題。

堅持深化交通事故“警醫聯動”救援機制,提升應急救援聯動反應能力

“真的太謝謝你們了,幫我家人送到醫院得非常及時,如果再遲一點,就有生命危險了!你們是我們的恩人啊,真的真的太謝謝你們了。”這是3月14日一傷者家屬親切地握住交警的手,表示感謝。

3月14日16點許,印江公安交警接到群眾報警稱:在朗溪孟關路段處摩托車在彎道上側翻至邊溝裡,有一女性受傷(看似受傷嚴重)躺在路邊,請求出警救援。印江公安交警事故中隊接到指令后,第一時間與120急救中心聯系,啟動警醫聯動機制,開啟救援“綠色通道”,用警車護送救援車輛迅速將傷員送達醫院。

今年以來,印江公安交警與醫療部門建立警醫聯動交通事故聯動救援機制,合作開展交通事故傷員救治,開通交通事故救援“綠色通道”,為醫療救護車輛提供優先通行權,為幫助危重傷員提供了寶貴時間,實現了“快速發現、及時救援、有效救治、妥善救助”的聯動救援目標,交通事故救援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加強“警醫聯動”機制,實現公安交管部門與醫療機構同時接警、同步出動、快速反應。也進一步深化了醫院與交管部門之間的協作和溝通,實現了醫院與交管部門的資源整合,有效提升了交通事故應急救援聯動反應能力,提高了警醫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堅持問題導向,扎實推行電話回訪制度

以“為民服務解難題”為出發點,以切實提高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為落腳點。印江公安局交警事故中隊為進一步了解掌握民警執法服務水平,扎實推行電話回訪制度。安排專人定期通過電話連線,抽查交通事故處理當事人對辦案民警工作的滿意度,同時通過回訪傾聽群眾對事故善后賠償調解工作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了解各辦案人員規范執勤執法、公正辦案及執法服務水平等情況。

“回訪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尊重民意、訪問民情,同時也能找出我們工作中需要改進的地方。”分管事故中隊副大隊長敖強把群眾反饋的意見比喻成一面鏡子。他說,多照照“鏡子”能及時發現並妥善解決交警隊伍中接警、處警、處置問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全面提升交管部門的執法公信力和公眾的安全感。

自今年推行電話回訪制度以來,該中隊共回訪當事群眾2600余人次,收到當事人意見和建議20條,整改率達100%。從群眾對事故處理工作的建議和滿意警情反饋來看,主要是對民警出警快、服務態度好、法條解釋到位、事故處理速度快等方面的工作表示贊揚。事故中隊中隊長羅俊說:“群眾的表揚是做好交管工作的動力,群眾的監督是完善工作方式的重要渠道,通過加強與群眾的溝通交流,可以不斷改變民警的慣性思維,從而更好地為廣大交通參與者服務。”(任勇)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