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搭建“三个平台”,为青少年综合素质提升持续赋能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近年来,独山教育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致力于青少年的发展,扎实开展各类体艺、文化、科技活动,积极搭建青少年活动平台,为推动本土文化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增强艺术素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根植本土文化,搭建民族文化活动平台。加强民族文化宣传教育,利用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以本地区,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为主线,以主题比赛为载体,通过师生才艺大赛、民族传统节日主题的绘画、摄影、演讲、写作等形式的比赛,深化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支持与鼓励民族文化进校园,在第四中学、麻尾小学的布依猫叉、布依山歌,温泉小学的水语、水书,一小和下司小学的花灯大课间等基础上,形成覆盖所有学校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民族艺术与体育项目;2023年3月积极组织开展“花灯文化进校园”活动,营造出个个会唱花灯调,人人会拿花灯扇的传统文化氛围。
依托科技引领,搭建科技交流活动平台。加强科技辅导教师的培训。联合县科协,邀请省科技馆的相关专家进行科技创新大赛及3D打印创意设计大赛的相关培训,提升学校科技辅导教师的指导水平;积极组织参加科普比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3D打印创意设计大赛等科普赛事活动;充分发挥“百名专家讲科普”的作用,推进科普进校园活动,利用教育系统科普讲师团,通过科普讲座、宣讲、主题班会、观看科普影片、科普展览等形式多样的载体,开展每学年不少于2次的科普教育宣传活动。截至目前,组织学生、教师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54人荣获州级奖项,3人荣获省级二等奖、6人荣获省级三等奖;组织参加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1人入围全国总决赛;开展中国科协流动科技馆独山县巡展活动覆盖师生1万余人。
丰富文体活动,搭建文体展示活动平台。重视学生体质健康与艺术情操培养,以多形式的艺术、体育活动教育为载体,持续推进校园体育运动项目和艺术项目的发展,积极组织参与省州体艺类比赛。组织参加“贵青杯”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师生才艺展示大赛、师生现场书法大赛,组织学校师生参加第三届中国-东盟青少年绘画展、“4.23”世界全民读书日活动、“我为学校题校名”“多彩贵州我的家”“墨香书法”“节水、爱水、护水征文”等系列活动。通过活动为广大师生的体艺才能搭建展示平台,增强体质,提高艺术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独山县人民政府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构筑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评论员观察)
- 规划引领、统筹兼顾、系统谋划宜居和宜业两个方面,在高质量建设和高水平管理两端发力,体现了对城市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充分尊重、主动顺应 丹青妙手,规划为先,城市建设须一张蓝图绘到底;山河万里,实干为要,城市治理要一茬接着一茬干 河北保定实施古城保护更新项目,坚持微更新、渐进式推进;江苏公布100处“乐享园林”项目名单,为群众营造更多可休憩、可健身的高品质绿色空间;临近毕业季,贵州贵阳为青年人才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并综合考虑区位优势及周边配套以满足职住平衡……各地牢牢坚持、生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