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清镇视窗

清镇市:文明实践提升群众生活质感

2023年02月14日08:57 |
小字号

看烟火、品美食、听山歌、猜灯谜……连日来,丰富多彩的迎春活动在清镇市相继举行。在时光贵州景区,“我们的节日·元宵节”文艺活动丰富游客精神文化生活,社区居民戴上“志愿者”袖标,热心为演员、观众、游客服务,让大家在感受浓浓家乡情和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更多地了解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行列,积极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清镇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服务中心主任熊伟介绍,近年来,清镇市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全市营造了“争做志愿者、参与新实践”的浓厚氛围。

2月2日,在站街镇高乐村村民杨孝江家的院子里,“田间课堂”正在马铃薯种植户们的期待中进行。(饶敏 摄).jpg

2月2日,在站街镇高乐村村民杨孝江家的院子里,“田间课堂”正在马铃薯种植户们的期待中进行。

以春天之号角奏响新时代好声音

立春当天,清镇市卫城镇举行“品读农耕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实践活动,来自贵阳各地的30多名文化人士齐聚该镇的“耕读书屋”,以字谜故事、物谜故事畅谈立春文化。

“耕读书屋”创办者周光俊是卫城镇坪寨村人,该书屋已设立半个多世纪。“大家想看书就来,没事也可以来摆龙门阵。镇里的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也会经常来,他们说说政策,我们谈谈感受,党的声音就这样传播出去了。”74岁的周光俊话并不多,但大家都很敬重。

随着清镇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周光俊的书屋现有藏书3万多册,包含卫生、农业、科技、政治、经济等类型。文化功能不断增强,从过去单一的阅读发展到集写作、培训、研讨、教育宣讲等为一体的多功能书屋,逐渐成为清镇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点的样板,传递新时代好声音。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就建在哪里,宣传讲堂就设在哪里。目前,清镇市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12个、实践站225个,并利用群众经常集聚的街巷广场、小区院落、展馆画廊、体育场所等开展群众性活动,真正做到阵地资源整合到位、体制机制健全到位。

以无我之心境弘扬文明新风尚

七十岁老人赵高芝,是暗流镇暗流社区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卸任村主任后在暗流社区的群众口中依然被亲切地称为“赵主任”。说到她,群众个个竖起大拇指,为她的责任心、爱心、孝心点赞。

每天,赵高芝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坚持巡查辖区里的不文明行为。谁家的垃圾分类做得不好,谁家把衣服晾晒到广场围栏,谁家摆摊占用了交通道路,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接受“赵主任”的“敲门”。在赵高芝的手机电话簿里存满了社区居民的电话,遇到不在家的,“赵主任”电话就立马打过去。“赵主任”还是出了名的热心人,社区里夫妻间有矛盾的、婆媳间不融洽的、邻里间有误会的,作为孝老爱亲类“身边好人”模范的她都会积极帮助解决,大家也愿意听她的。

在赵高芝的影响带动下,暗流镇以“孝老爱亲见闻”坝坝会等形式开展“传承文明家风·弘扬传统美德”交流活动,通过发挥群众身边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持续传递正能量。

2月5日,时光贵州景区,“我们的节日·元宵节”文艺活动正丰富节日期间游客精神文化生活。(饶敏 摄).jpg

2月5日,时光贵州景区,“我们的节日·元宵节”文艺活动正丰富节日期间游客精神文化生活。

民有所需、我有所应。该镇还充分发动村(居)民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绿丝带”文明巡防志愿服务队针对农村滥办酒席现象开展文明引导;“平安暗流”志愿服务队为村(居)老人不定期检测血压;“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美丽村庄”清洁活动……通过鼓励群众一起参与辖区事务管理和服务,使大家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散是小溪河流,聚是汪洋大海”,一个个小平台造就文明传播大阵地。清镇市以“温暖基层,真情服务”为特色,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通过开展“8+N”志愿服务平台活动,将理论、教育、科技、文化、健身、法制、诚信、智慧送到群众身边,让群众得实惠。

以时代之担当满足人民新期待

“跟以前相比,不仅是精神上更加丰富,我们居住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多细微的变化。政府把社区环境治理好了,商贩们有了临时摆摊的点位,杂乱无章的电线捆扎起来,原来随处可见的野广告现在也不在了。”卫城镇社区居民陆永梅说。

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中,清镇市注重与乡村振兴深入融合,以建设美丽乡村、文明乡村为载体,以“扶智”“扶志”持续激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助推致富兴业。

立春前后,是当地马铃薯种植的好时节。清镇市站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接受群众需求登记时,注意到群众对马铃薯种植技术的需求,立即谋划组织农技人员开展马铃薯种植技术培训。2月7日,在站街镇高乐村村民杨孝江家的院子里,“田间课堂”正在马铃薯种植户们的期待中进行。种了多年马铃薯的杨孝江作为站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负责开展此次农技培训,他一边演示一边讲解:“马铃薯在播种前要切块并用草木灰覆裹、稻田土壤要进行开沟、播种时要盖上稻草,厚度在10公分左右……”现场,还为群众提供了实训体验。

“开展文明实践,要先了解群众需要什么。以前我们开展活动,经常出现供需不平衡的情况,有时候志愿者比群众多,很尴尬。现在我们疏通了两个环节,一是通过《群众需求登记表》采集群众需求,二是实践所(站)线上填报心愿单。”清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陶玉龙介绍,通过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建设的不断优化提升,清镇市以队伍联动、项目联办、资源联享为机制,围绕乡村振兴坚持把群众的需求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方向,着眼于群众关注关心关切的问题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现服务群众精准到位,切实提升群众生活质感。(图/文 饶敏)

(责编:潘佳倩、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