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县大木村:农村“五治”撬动乡村振兴

时值初冬,走进修文县六屯镇大木村,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气象。施工人员正在进村公路旁修砌小花池,栽种花卉,同时,对路旁杂草进行清理,为行道树涂抹石硫合剂,进一步补齐农村“五治”“八乱”整治短板,全面提升乡村“颜值”。
大木村。姜继恒摄
这几天,大木村污水管网铺设、燃气管道安装、148户旱厕改造工作刚刚结束,村里的高标准农田项目正加快推进建设,五六台挖掘机忙个不停,对稻田及田间机耕道进行提升改造。人在忙碌,土地也没有闲着。大木村1000余亩韭黄、1000亩油菜和1000亩林下食用菌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施工人员正在进村公路旁修砌小花池。姜继恒摄
据了解,作为市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今年,修文县大木村在省、市、县、镇各级各部门鼎力支持下,大力推进农村“五治”,完成宜居农房建设149户,拆除老旧危房20栋;新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1个(涉及47户),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280套;建立可回收物收集点,创新垃圾分类“积分制”管理办法;成立“红白理事会”,制订完善《村规民约》,在沿街醒目位置制作布依族文化、红色文化、“治风”主题的墙画若干幅,设置乡村振兴荣辱榜(“红黑榜”)宣传先进典型,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挖掘机忙个不停,对稻田及田间机耕道进行提升改造。姜继恒摄
农村“五治”的推进,不仅“治”出亮丽人居环境,还破除滥办酒席等沉疴陋习,弘扬文明乡风,凝聚村民的发展合力。今年,大木村不仅农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还改造提升县乡公路18公里,引进桃源河派对空间露营基地,建成红色记忆馆、数字乡村示范项目、农村公益电影室内固定放映点项目等,农文旅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避暑旅游、党建研学游持续“升温”,村民的致富途径正在不断拓宽。
文化墙。姜继恒摄
“今年有30多位来自湖南省的避暑游客在我家吃、住,避暑旅游这一块毛收入就有10多万元。”大木村明艳客栈负责人张明一边建设“共享菜园”,一边高兴地说。一年四季,前来大木村避暑、露营、参观“大木红军标语”、重走长征路、观赏古银杏群、吃“庖汤”、体验布依族风情的游客络绎不绝,哪怕现在处于旅游淡季,他家每天依然要接待好几桌客人。
乡村公路。姜继恒摄
据悉,在六屯镇党委、政府的谋划下,目前,大木村还推进“共享菜园”建设,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张明将自家半亩地的大菜园用砖、石铺设田间小道、分隔成一个个小菜园,与10余户贵阳市民合作打造“共享菜园”,认领小菜园的市民,随时可以到大木村领略田园风光,体验农事活动与采摘乐趣。(姜继恒、杜开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