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通报2022年全省酒类市场监管情况
人民网贵阳12月10日电(王秀芳)12月9日,记者从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网络新闻通气会上获悉,2022年,贵州省酒类市场监管紧紧围绕全省市场监管工作大局,着力“建机制、防风险、打违法、强产业”,努力夯实监管基础、排除发展隐患、维护市场秩序。
着力建机制。为完善酒类市场监管机制,贵州省市场监管局积极争取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支持,将保护贵州优质白酒知识产权纳入“铁拳”行动、“双打”范畴,写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实施方案》。与河南、重庆、四川、广东等省(市)市场监管部门探索建立酒类产品市场监管及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强化信息互通、线索移送、执法协作。
有机整合市场监管、公安、交通、邮政职能职责,建立“全省酒类产品物流寄递仓储环节保知打假协作机制”,在贵阳(观山湖、双龙)、遵义(播州、仁怀)、黔南龙里的五个重点物流分拣中心设立“打击侵权假冒酒类产品卡点”。自10月21日挂牌至12月5日,卡点累计查扣违规产品10025瓶。
构建总局、省局和重点酒企的“信息直通车”,畅通白酒市场相关信息“上传下达”。强化与公安、法院等跨部门跨区域的联动协作和信息互通机制,加强行刑衔接。建立与仁怀、金沙等重点区域以及茅台集团、习酒集团等重点企业的常态化联络会商机制。
着力防风险。坚持“关口前移、分类监管、分级负责、动态管控”原则,有针对性开展风险排查化解。启动酒类市场监管系统建设,收集汇总贵州白酒生产、销售企业主体资格、知识产权、产品状况、销售网络等情况,力争对贵州酒企进行精准画像,逐步推进“一企一策”智慧监管。
实施酒类产品网络销售常态化监测,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对酒类产品网络销售行为进行日常监管。开展“高风险商标清理排查专项行动”,对贵州酒企持有的9.5万个商标进行全面清查排查、分级管理,对筛查出的282个高风险商标,指导酒企通过下架退市产品、不使用、到期不续展等措施进行处置,防范化解经营风险。
开展“行政指导集中约谈与单独约谈”,组织遵义市局、毕节市局、安顺市局在酒类主产区仁怀市、金沙县、平坝区召开集中行政指导约谈会,对上百家酒企进行送法上门、提醒告诫、行政指导,对个别涉嫌违法违规的酒企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约谈指导。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用好用活行政指导、行政约谈,点线面结合,努力做到规范一类行为、警醒一批企业、震慑一个行业,全面防范化解风险。
着力打违法。开展“酒类市场违法违规营销专项行动”,全面开展对酒类生产经营企业线上线下清理排查,规范企业营销行为。开展“ 遵义1935 违法酒类产品清查整治行动”,对贵州省市场主体生产销售“遵义1935”违法酒类产品进行线上线下清理整治,立案查处案件28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84份,查获相关白酒29436瓶。
制定《贵州省酒类市场打击侵权假冒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统筹指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专项整治。强化对茅台酒经销商经营行为开展执法检查,大力整治经销商加价销售和制作虚假台账等违规经营行为,按照“一企一档”,建立“全省茅台酒经销商执法监管库”。
截至2022年11月底,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31924人次,检查酒类生产主体19849家次、经营主体30296家次、网络交易经营者786家次、物流快递站点1110个次、酒类包材印刷企业222家次;立案查办酒类案件460件(其中,罚没款100万元以上案件4件),同比增长9.52%;处罚没款1414万余元,同比上升51.79%;移送公安机关涉刑案件44件,同比上升76%。为警示震慑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良好的酒类市场环境,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将分批发布已办结的典型案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