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岑巩:“稻油轮作”绘就幸福“钱景”
2022年12月15日15:46 |

时下,走进贵州省岑巩县天马镇天马村500亩油菜种植基地,只见绿油油的油菜苗长势喜人,村民们三五成组,有说有笑,正忙着给油菜疏苗,一派繁忙的冬季劳作场景。
在岑巩县天马镇天马村油菜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在疏油菜苗。
“我一早就把孙女送到幼儿园,下午再去接她,中间这段时间就在这里疏苗,既能锻炼身体,一天也能挣将近100块钱补贴家用。”村民沈娜英说,子女都在外工作,自己的“责任田”就是在家帮忙带孙女,闲暇时间顺便在附近务工。
该油菜种植基地负责人王子林介绍,为确保农产品品质和保护“责任田”,油菜施的是有机肥,所以疏掉的油菜苗特别受青睐,嫩的油菜苗一部分被群众作为蔬菜食用,其余的油菜苗被养殖户们拿去喂养自家生猪和鸭子。
科学合理的植株密度是农作物高产丰收的前提。“前期播撒油菜种子是通过机械播种,油菜苗密度较大,需要按照正常的株距,把长势好的苗留下,长势差的苗拔掉,这样才能确保油菜正常生长。”天马村党总支部书记田贵菊说,这个坝区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春夏季种植水稻,秋冬季种植油菜,一年四季无“闲田”,来年定是一片油菜“花海”。
岑巩县天马镇天马村油菜种植基地一角。
心中装有“责任田”才能四季无“闲田”。据悉,为落实油菜种植面积,天马镇各村主动认领“责任田”,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在水稻、百合、玉米等种植坝区,实行“水稻+油菜”“药材+油菜”“玉米+油菜”等“接茬轮作”模式,种植油菜8364亩,既确保了土地肥力不减,也确保了产业持续增效、群众持续增收。
财富需要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需要辛勤的汗水浇灌。“群众有群众的‘责任田’,党员干部有党员干部的‘责任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每个人都在认领自己的‘责任田’。”天马镇党委书记吴钦明说。(吴啟萍)
(责编:敖嘉钰(实习)、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