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县“五老”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今年以来,石阡县关工委紧紧围绕“急党政所争、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搭建平台载体,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协调配合,主动担当作为,用心用情浇灌青少年幼小稚嫩的心灵,呵护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石阡县关工委“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
部门联袂着力“合”
石阡县关工委与镇村关工委、共青团协调配合,广大“五老”充分发挥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和亲情优势,广泛深入全县中小学,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青春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宣传大宣讲28场次,营造“五老”传播正能量、传递好声音、传承新风尚的良好社会氛围。
充分发挥“五老”社会阅历广泛、生活经验丰富的优势,10名“五老”自发组成“义务巡查组”,与公安、司法、市场监督管理局、新闻出版局等部门合作,常态化对网吧、影像室、图书检查32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该县建成法治教育基地19个,在公、检、法等部门选聘186名法治副校长,深入各学校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宣讲42场次,未成年人犯罪率有效降至0.3%,“全国零犯罪学校”得到成果有力巩固。
石阡县国荣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逢跃“手把手”教留守儿童跳茶灯。
村校联动突出“特”
今年以来,该县各镇村关工委创新服务载体,大胆探索镇村关工委服务留守未成年人方式,全面推进村校联建关工委组织建设,有力激发了广大青少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壮志豪情,“长辈尽责优教·晚辈感恩尽孝”精神内涵得到全面渗透。
国荣乡因地制宜建立村校联建关工委3个,使村级关工委工作与学校关爱留守未成年人有机结合,对留守未成年人扎实开展民族特色文化培育和传承活动,既丰富了留守未成年人的业余生活,又夯实了镇村关工委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
石固乡关工委将全乡14个行政村有机划分为3个片区,成立3个村级关工委组织,任命3所学校的校长为村级关工委主任,村级党组织协助开展青少年未成年人在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健康教育、困难救助等工作,青少年未成年人“双层”负责制成果得到有力夯实。
《参考消息》报社到石阡县枫香九校开展公益捐赠。
老幼联心彰显“真”
该县“五老”深入各中小学、幼儿园广泛开展走访调研7次,全面了解易地扶贫搬迁点群众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寒暑假志愿服务、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情况,协调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00余万元,700余名留守未成年人和生活困境未成年人渡过了难关。
深入开展“开学季·关爱行”帮扶活动,将帮扶行动与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宣讲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开展理念信念、尊老爱幼、法律知识、疫情防控等主题宣讲,引导青少年增强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报效祖国的责任感使命感,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
新华社在石阡县金丰小学开展受心编织品。
在泉都街道香树园社区和国荣乡九年制义务学校分别设立“大手牵小手·共度愉快暑假”市级示范点和县级示范点,4名志愿者为易地扶贫搬迁点60余名留守儿童和50名山乡留守儿童扎实开展暑期培训,留守儿童们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快乐,120余名留守未成年人安全愉快地度过了暑期。(图/文 谭文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