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顶云经验”焕发新活力 田园乡村示范建设出新绩

进入新发展阶段,关岭自治县始终秉承“顶云经验”,在“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中,对全县134个行政村的文化素质结构、资源优势、产业发展等进行规划发展,将石板井村、凡化村、木城村、坡舟村、永睦村5个村纳入首批田园乡村建设示范点进行打造,不断在发展中谋求创新、奋力突破,努力让“老经验”焕发“新活力”,实现乡村振兴谱新篇。
顶云。
顶云街道石板井村立足区位优势,凭借其红色资源,着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坚持盘活现有资源发展旅游业,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模式。目前,村合作社与贵州欣大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顶云经验体验园,建成农旅一体、康养结合、研学游玩的综合性旅游园区,旅游产业初见成效。2021年被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3A级旅游景区”和“贵州省甲级村寨”。
断桥镇坡舟村依托得天独厚的低热河谷地理条件和三国文化遗址,以发展五星枇杷、柑橘、芒果、蜂糖李等精品水果和依托孟获屯、孔明塘、将军岭等三国古遗址以及绚丽多姿的布依风情文化,让游客近距离体验布依服饰、布依土布纺织、竹编手工艺,打造旅游观光为定位,创建田园乡村示范。
顶云经验纪念园。
坡贡镇凡化村依托地戏文化资源及自身特有田园风光等优势,打造了一个康养休闲、乡村旅游的好去处。在打造建设中,凡化村努力做好“河”文章,围绕贯村而过的凡化河,于河道两岸布局田园产业,让其在不同的季节彰显不同的个性魅力。让来这里游玩的旅客春天赏油菜花,夏天在稻田里捕捉鱼儿,同时凡化村还依托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成立了凡化毛肚火锅商会,聚力推动毛肚火锅特色产业走向品牌化、规模化,构筑乡村旅游的亮丽名片。
断桥镇木城村聚力打造以精品水果特色产业为主的田园示范乡村。该村引进果树高效密植技术,在木城坝区种植沃柑、茂谷柑及爱媛38号150亩,年产值达300余万元。同时,带领村民种植瓜果、蔬菜、甘蔗等经济作物300余亩,枇杷、柚子、蜂糖李等水果600余亩。并致力于将木城村打造成果蔬生产销售集散地,为断桥镇农特产品交易中心、冷链物流中心就近提供货源保障。
断桥镇木城村。
花江镇永睦村地势平坦,适宜规模化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样板区。该村着力完善坝区基础设施,整合各类资金700余万元,建成有产品展览中心、冷库、烘干车间等集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经营为一体的配套设施。同时按照“长短结合、以花养果”的发展理念,在坝区内发展“中药材花卉+精品水果”模式。建成精品水果种植区260亩,建成中药材种植区550亩、莲藕50亩,套种周期短见效快的金丝黄菊250亩、亳药菊200亩,让坝区“四季轮开、繁花似锦”,变成“美丽乡村打卡地、花江漫语芍药谷”的网红景点,吸引周边游客10万余人次,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多渠道助农增收。
坡贡镇凡化村。
关岭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持续发力,继续探索出可供借鉴的做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文/郭荣箐 图片由受访单位供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