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洞天福地·花海毕节

威宁县玉龙镇营寨村:苗寨蝶变 焕然一新

2022年11月08日16:12 |
小字号

深秋时节,沿盘山公路走进威宁自治县玉龙镇营寨村,从高处俯瞰,青瓦白墙的民居掩映在绿荫中,错落有致。漫步山村,秋意盎然,风景如画。

营寨村四组是苗族聚居村寨,曾经,村民们祖祖辈辈居住在土墙房里,靠挖药、砍柴、种地度日,日子过得很艰难。随着脱贫攻坚深入推进并取得胜利,古村展新貌,可谓天翻地覆。

错落有致的民居。

错落有致的民居。

房之变

“以前我们这里都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朋友和同事要来家里做客,我一直都是婉拒的。”张建良说。张建良是一名退休人民教师,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64年,是这个村庄蝶变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回忆起曾经的日子,他感触颇多。

2016年,玉龙镇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600余万元,对寨子进行规划重建。当时的寨子只有羊肠小道连接外界,车辆和材料都进不来。玉龙镇一边规划,一边修施工便道,难度非常大。

“上靠高山、下临深沟,准备开挖便道时,很多挖机师傅来看了都直摇头,打起了退堂鼓。”玉龙镇镇长李骥说。寨子里的群众听说修路困难,男女老少都来帮忙,大家挥舞着铁铲、锄头,义务投工投劳。克服了重重困难,2017年,当地47户群众如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

路之变

曾今村里通往镇上有十多公里的距离,仅仅依靠一条山间小路连通,要想下山一趟,来回至少四五个小时,山里的特产运不出去,山外的东西运不进来,村民基本与外界隔绝的生活状态。

平整宽敞的通村公路。

平整宽敞的通村公路。

“山高坡陡弯道多,交通非常不便。”该村群众张也说,由于交通不便,上学的时候吃尽了苦头,每天早上要走十几里山路才赶到学校。天晴还好,要是遇上下雨,路上深一脚、浅一脚,摔跤是常有的事,走到学校,身上早已是“泥花朵朵开”。

经过刻苦努力,张也如愿考上大学,走出了大山,却又回到了大山,像父亲张建良一样,做起了乡村教师。

“外面的世界虽然美,但我想回到家乡,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张也说。

2016年,随着施工便道修通,车辆勉强通行,村里的交通改善了很多,但是,晴天一身灰,雨天满地泥的困境并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张也说:“2018年的一天,我在岳父家吃饭,看到天要下雨就丢下筷子往家跑,可还是被泥巴路堵在了半道。”

“路不通,脱贫难,山村发展更难。”玉龙镇党委书记马倩说。针对这一现状,该镇严格按照精准扶贫“九有”要求,全力补齐通村公路建设短板,积极向上争取支持,于2019年建设通村水泥路5公里,让该村实现水泥路串联家家户户。

干净整洁的民居。

干净整洁的民居。

“现在我买的小轿车可以轻松开到家门口,再也不会因为路而停在朋友家了。”张也乐呵呵地说。

水之变

水在山下流,人在山上愁。

站在村子里,放眼望去,牛栏江从山脚蜿蜒而过,山环水,水绕山,营寨村四组却守着大江“渴”了许多年,挑水背水,曾是这里的人们抹不去的记忆。

“以前喝水,都是靠雨季从房子上收集的望天水,一到旱季,就只有到三四公里外的地方去背。”村民张军林说。旱季,村民们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要早起走三四公里的山路去背水,去晚了就排队,最后取点浑水。半夜挑水、爬山背水、花钱买水,每一瓢水,都饱含村民们的泪水和汗水。

困于水,逐于水,战于水。2019年,玉龙镇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投资179万元建设了新发水库到营寨村的提水工程。该工程于2020年4月份完工,为高山上的群众送来了甘甜的“幸福水”。

2022年,苗寨新颜。

2022年,苗寨新颜。

如今,张军林每天在家门口拧开水龙头就能喝到清澈的自来水,陪伴他多年挑水的扁担倚在墙角,落满灰尘。(图/文 赵庆能、陈鸿江)

(责编:敖嘉钰(实习)、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