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钟山区:文旅融出新天地 且以凉意共远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钟山区充分发挥气候、文化等资源优势,做足、做好“旅游+”文章,深入推动旅游与文化、康养、体育等各领域深度融合,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品牌效应明显,旅游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钟山区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积极探索旅游业发展模式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2016年,借助六盘水承办贵州省第八届旅游发展大会契机,先后建成了乌蒙磅礴·梅花山国际度假公园、冰雪童话·梅花山国际滑雪场、三线文化城·水城古镇、凉都花海·大河堡、贵州屋脊·韭菜坪等11个景区景点,1个旅游集散中心、20余个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站),开发旅游线路7条,有效形成了“1+8+N”的旅游集散功能体系,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钟山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王晓鑫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钟山区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为契机,不断完善旅游产品内容,提升旅游服务意识。现在,钟山区旅游以“夏来避暑 冬来滑雪”,已成为各地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10年来,钟山区旅游产业已从稚嫩走向成熟,通过“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农业”等模式推进旅游融合发展。
“这几年,钟山区的游客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30%和25%。有A级以上旅游景区1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两个,并结合我们六盘水市钟山区的历史文化元素,先后打造了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凉都记忆·三线文化长廊等一批文化元素,彰显时代印记深刻的景区景点,成功举办过全国青少年滑雪邀请赛、夏季国际马拉松、消夏文化避暑旅游季等重大的旅游文体活动,积极搭建对外宣传平台,进一步增强了旅游市场吸引力和魅力钟山品牌影响力。”王晓鑫说。
2022年仲夏时节,正值凉都避暑旺季,梅花山旅游景区依托生态、海拔、山地、完善的配套设施等独特优势,成为了外地游客度假、避暑体验的首选,火爆的旅游场景随处可见。在梅花坪度假公园,三五成群的游客或驻足拍照、或在大自然里畅享休闲时光。广东游客罗敏今年是第一次来到梅花山景区,她说,踏进六盘水后,就深深地爱上了这里的气候,因为这里很凉快,各种设施、风景、景点都非常好,加上六盘水又通了高铁,出行的时间缩短了一大半。
广东游客罗敏说,“六盘水的气候非常怡人,而且适合旅游、适合休闲,非常凉爽。”
当下,露营已经成为了人们最喜欢的休闲生活方式。今年7月上旬,梅花山星·乌托邦露营基地正式开园,来自全省各地的露营爱好者们在这里尽情享受家门口体验诗和远方的浪漫和悠闲生活。
黔东南游客杨祖桃说,“第一次到这个地方体验露营基地,我觉得现在年轻人都喜欢到我们的这种原汁原味的大自然里面来拥抱大自然,一下子到了这个地方整个身心都放松下来了,非常地舒服。”
一车一房一世界,风景常新家不变。现在,有很多游客选择自驾房车旅游,把车停到靠近优美湖畔或乡间小田的地方,远离城市喧嚣,伴着星空和虫鸣入眠,随走随停,不亦乐乎。
“六盘水这个地方非常凉快,这个自驾游营地的设施齐全,以后准备邀请更多的车友和朋友到六盘水来避暑旅游。”四川游客蒋先秋说。
江苏游客黄大龙说,“原来听别人介绍,这个地方是号称凉都,我们来了之后,确实比想象当中还要好一点,这地方山美,人好客,环境也很好,下次我们还会再到这个凉都来游玩,来享受天伦之乐。”
2022,贵州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在六盘水成功举办,作为主赛场的钟山区,通过一场场体育赛事,不仅全方位展示了凉都六盘水的独特魅力,更让钟山的体育赛事因旅游而丰富,旅游项目因体育而精彩。
王晓鑫介绍,今年入夏以来,全区共接待游客1208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121.4亿元。其中,月照、大河片区的农家乐民宿入住率达95%以上,城区酒店连续11天入住率达100%,水城古镇以打造夜间文化集聚区为主导,每日平均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入夏以来,全区接待游客共计109万人次,同比增长90%,梅花山景区每日平均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7月以来,接待游客共计47.27万人次,同比增长26.6%。”王晓鑫说。
现在,钟山区的旅游持续井喷式增长,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魅力钟山旅游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升。未来,钟山区的旅游事业也必将依靠“旅游+”的发展,在全省跑出“加速度”,城市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李文智欣、吴艳、王桂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