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平塘县通州中学物理教师陈礼碧
“天眼”家乡“追月亮的人”
听说要在家乡建“中国天眼”,陈礼碧兴奋之余怀有期待。有次天文专家来贵州平塘县走访,在县城通州中学从事物理教学10多年的陈礼碧,受邀参加讲座。
“等望远镜建好了,月亮、星星能看得更清楚,定能勾起学生们的兴趣。”讲座间隙,陈礼碧抓住宝贵机会交流,不料话音未落,竟在客人面前闹出笑话,“专家解释,‘中国天眼’是探测宇宙无线电波,主要靠‘听’,不像光学望远镜,可以‘看’,两者不是一回事。”
2016年9月,“中国天眼”落成启用。守在电视机旁的陈礼碧,第一次看清全貌。“像一口大锅,有多大?比镇里的农贸市场还大!准确地说,足足有3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随着“中国天眼”落成启用,这座大山里的小县城愈发热闹起来,国内外天文学家、各地天文专家纷纷来到这里。而当陈礼碧第一次听外国学者的天文学讲座时,只觉得云里雾里、一知半解。
两次讲座,主题相似,心情相近。“惭愧!焦虑!急切!”陈礼碧心想,“得让孩子们知道,在‘中国天眼’的家乡,不能对天文学一问三不知!”
改变的种子就此埋下。2017年的一场培训会上,陈礼碧结识来自北京梨园学校的教师伊娜。“她把天文讲得深入浅出,算得上天文科普教育的范本。”10多天后,伊娜带着一台天文望远镜来到通州中学,给孩子们讲解组装、使用知识。“2017年学校成立天文科普社团,这就是第一台天文望远镜。”陈礼碧说,此后学生们的好奇心被渐渐激发。
陈礼碧没想到,这台天文望远镜在学校成了宝贝。“晚上我们把它架在操场,对准月亮,1000多名师生排队观测。”尽管只有短短几秒钟,但人群里总能传出阵阵惊叹。
之所以选择观测月亮,陈礼碧也有考量:月亮经常能够看到,但我们肉眼看到的只是表象,通过天文望远镜,呈现的却是另一个模样,这种反差最吸引人。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彼此相距38万多千米。起初,陈礼碧对月球的认知仅限于此。至于月球如何形成,怎么会有环形山,为何总是以固定的一面对着地球……如何将这些问题深入浅出地讲给学生,他绞尽脑汁,想了不少办法。
比较典型的要数模拟方法。“怎么解释月食现象?让3个学生站成一排,从左到右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左边的学生用手电筒向右照射,光线被中间的学生挡住,右边的学生看不到光……”陈礼碧发现,因为天文科普教育的深入,不仅自己得到锻炼,对学生的影响也愈发显著。
作为全县成立最早的天文科普社团,通州中学天文科普社团规模从最初的六七人,逐渐发展到六七十人,负责科普教学的教师也从3人增加到16人。
众多学生里,陈礼碧对谭兴彪印象深刻。“他成绩一般,连普通话也说不了几句。”可谭兴彪却在天文学习上闪闪发光。“动手能力很强,拿组装望远镜来说,其他同学要3分钟,他1分钟都用不了,还能立马对准月亮调好参数。我建议他毕业后学幼师专业,以后可以教娃娃天文。”陈礼碧说。
如今,随着“天文小镇”建成,平塘县逐渐成为天文科普体验地,也为当地科普教育发展提供了契机。“我们是一群‘追月亮的人’,通过充分调动一切条件,让学生在求知与探索的路上勇往直前。”陈礼碧信心满怀。
原刊于《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10日 第 06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