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黔东南州视窗>>聚焦黔东南

贵州岑巩:“李”满荒山客满园  青山“变现”绽笑颜

2022年07月13日15:52 |
小字号

岑巩县凯本镇小寨村蜂糖李基地,游客在采摘蜂糖李。陈昆摄

岑巩县凯本镇小寨村蜂糖李基地,游客在采摘蜂糖李。陈昆摄

盛夏时节果飘香,青山绿黛迎宾客。连日来,贵州省岑巩县凯本镇小寨村的蜂糖李已陆续成熟进入了采摘期,茂盛的果林硕果压枝,成熟的李子色泽鲜润,园内果香四溢,慕名而来的游客们提着果篮,穿梭在果林间,体验采摘乐趣,品尝甜蜜味道,感受田园慢生活,阵阵欢声笑语荡漾在果林上空,与鸟叫虫鸣声合奏出一曲曲悦耳动听的“丰收交响乐”。

“我在抖音上看到这里的蜂糖李‘不好吃不要钱’,今天就带着爱人来园里体验一下,味道果然不错。”从凯本集镇开车到这片蜂糖李基地体验采摘乐趣的杨再海说,这里的蜂糖李个大皮薄、色泽鲜艳、清脆爽口,今天要采摘50斤回去给亲友品尝,下次还要带更多的人来园中体验采摘。

岑巩县凯本镇小寨村蜂糖李基地,游客在采摘蜂糖李。陈昆摄

岑巩县凯本镇小寨村蜂糖李基地,游客在采摘蜂糖李。陈昆摄

如今硕果累累的“花果山”,很难让人想到,由于地处偏远,耕作不便,这里曾是冷清的荒郊野岭。2009年,一直在外务工的杨军朝返乡创业,他将村里的荒山荒坡统一流转后,进行集中连片开发,因地制宜先后种植了200亩油茶、150亩蜂糖李和30亩脆红李,趟出了一条产业兴村、产业富民的绿色发展之路。

“油茶前几年就见效了,现在每年可创收10多万元。蜂糖李今年是第一次挂果,但产量和品质都还不错,主要通过入园采摘,目前,蜂糖李已销售了3000多斤,收入3万余元。”杨军朝说,蜂糖李还可持续采摘半个月左右,待蜂糖李采摘结束后,脆红李又将陆续成熟进入采摘季。“荒山荒土荒着很可惜,现在荒山坡变成了特色经果林,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岑巩县凯本镇小寨村产出的蜂糖李。陈昆摄

岑巩县凯本镇小寨村产出的蜂糖李。陈昆摄

为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壮大村集体经济。2019年,该基地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积极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在经果林下套种了185亩黄精。

“通过林下套种黄精,村合作社与政府采取二八投入、四六分成的模式建立利益连接机制,不仅可实现产业增效、土地增值、村集体壮大的多赢,也促进了村民就近务工增收。”杨军朝说,目前,这片产业基地每年管护和采摘等共需要聘请2000余人次务工,共需支付劳务费10多万元。

岑巩县凯本镇小寨村的蜂糖李基地,游客杨再海在采摘蜂糖李。陈昆摄

岑巩县凯本镇小寨村的蜂糖李基地,游客杨再海在采摘蜂糖李。陈昆摄

依托良好的地理优势,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工作思路,小寨村不断深化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把引导群众发展林果业作为村民致富的重要抓手,着力盘活“荒山荒坡”等闲置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绿色特色产业,实现了农村产业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

“下一步,我们打算依托林果产业,将种植与休闲、旅游、采摘相结合,打造集观赏、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推进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谈及未来的发展,如今已是村党支部书记的杨军朝思路清晰。(周燕、陈昆)

(责编:陈晶晶、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