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十字诀”打好 助企纾困“组合拳”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要求,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紧紧围绕政策抓服务,聚焦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十字诀”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切实提高政策惠达率、扩大服务覆盖面,增强企业获得感,有力促进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全省工业经济的66.4%、50.5%,同比分别提高1.5个、3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9.2%、35.8%、20.6%,为全省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少取”。坚持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全省一盘棋、上下一条线”推动国家和省关于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增值税减税降费,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加速折旧、制造业缓税、新能源汽车减免优惠、“六税两费”减免、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降低企业社保负担等惠企政策的落地落实,确保中小企业应享尽享,应享快享。
二是“多予”。统筹发挥新型工业化发展基金、新动能产业发展基金、工业融资担保、中小企业信贷通等“四两拨千斤”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通过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以直接补助、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专精特新”培育、数字化改造等。同时,坚持向上要力、向外借力、向内发力,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争资争项。
三是“扩需”。坚持“龙头+配套”,依托十大工业产业,有针对性谋划一批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重点的补链延链强链项目,精准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断点,不断完善产业链,畅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常态化开展产销对接活动,鼓励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供应网络,鼓励本地大中小企业间开展协作配套,促进产业之间、企业之间、区域之间迭代升级、耦合共生、协同发展。
四是“保障”。充分发挥省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省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省促进中小企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统筹各地各部门,全力做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中土地、人才、市场、物流、用电、用能等要素保障。坚持“项目为王”,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狠抓项目建设进度,推动储备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在建项目加快建成投产、投产项目加快满产达产,尽快形成增量。
五是“服务”。坚持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大局,服务企业就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入企走访”活动和“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建立完善“政策找企业、企业找政策”机制,分类分层分级畅通企业诉求渠道,强化企业问题梳理汇总,台账式进行管理、清单化协调解决,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创造条件。围绕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对各市州防范和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办,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官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贵州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计划
- 本报贵阳5月15日电 (记者苏滨)近日,贵州省教育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等12家省直单位印发《贵州省“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0%;全省50%左右的县(市、区)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家认定,每个市(州)创建1所及以上一类省级示范幼儿园,每个县(市、区)创建1所及以上省级示范幼儿园,每个乡(镇)建成1个及以上农村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资源中心。 “十四五”期间,贵州继续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着力补齐学前教育短板,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提高普及普惠水平,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加快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助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