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保姆”护航农业生产(微观)
——让农业更有奔头②

正值农忙时节,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南元寨村的农民谷景文却当起了“甩手掌柜”。原来,他家里的15亩耕地,全托管给了村里合作社。他仔细算过:“给庄稼找个‘保姆’,春耕不误农时,播种、打药、管护‘一站式’全搞定。打工一年还能挣上三四万块钱,一举两得。”南元寨村的“田保姆”为200多户村民的3500亩地提供托管服务,地块集成连片,全程机械化作业,每亩地省八成人工,节约种地成本超三成,种地更有赚头。
在全国各地,有越来越多“田保姆”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作为农村成长起来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他们有专业技术、先进装备,只需农民“点菜”或“包席”,就可提供半托管、全托管的“保姆式服务”。有的代耕代种、统防统治,靠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有的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和标准化生产,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田保姆”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不仅让农户省心省力,更把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中,激发土地产出潜能。
“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随着不少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乡进城,“谁来种地”的问题日益凸显。对于不少农村而言,既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大规模集中经营,又不能走高投入高成本、家家户户设施装备小而全的路子,“田保姆”无疑是个好选择。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引入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和组织形式等现代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对推进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
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形式,生产托管受到农民普遍欢迎。数据显示,农户全程托管,小麦每亩节本增效约356元,玉米每亩节本增效约389元。通过生产托管,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落地见效,可以减少化肥使用量四成左右,减少农药使用量一半以上。由此可见,生产托管在节约成本、绿色生产等方面优势明显,有助于克服小农户分散经营的不足。大力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服务,“田保姆”就能更好发挥联农带农、惠农富农的作用。
目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95.5万个,服务覆盖全国约38.4%的小农户。不过,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起步晚、整体实力较弱。比如,服务缺标准、缺规范,经营性服务组织的行业管理刚起步,难以满足农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必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以高质量服务带动高质量发展。
2021年9月,农业农村部遴选确定了30个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这些典型启示我们:让“田保姆”大显身手,必须强主体、扩业务,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覆盖。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多元主体,根据专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服务专业户等服务主体的不同特点,加强分类指导,使之各显其能,同时推动服务主体之间相互配合,加强与银行、保险等机构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服务领域既要重点关注粮食作物,又要兼顾其他经济作物;服务环节既聚焦生产薄弱点,又要关注全产业链;服务内容既要着眼产中,也要向产前、产后及金融保险等配套服务延伸。发挥好“田保姆”保到底、保到位的职能,全面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才能让更多农户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原刊于《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17日 第 05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贵州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计划
- 本报贵阳5月15日电 (记者苏滨)近日,贵州省教育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等12家省直单位印发《贵州省“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0%;全省50%左右的县(市、区)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家认定,每个市(州)创建1所及以上一类省级示范幼儿园,每个县(市、区)创建1所及以上省级示范幼儿园,每个乡(镇)建成1个及以上农村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资源中心。 “十四五”期间,贵州继续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着力补齐学前教育短板,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提高普及普惠水平,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加快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助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