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坡镇:抢抓烤烟移栽 助农增收促振兴

当前,正值烤烟移栽的关键时期,在对坡镇石板村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农户们正抢抓节令,完成烤烟移栽。“移栽时应注重宽行窄株,开箱1.2米,行距 50 公分,移栽后要及时浇水覆好膜……”在石板村的烤烟种植基地,工人们在村主任吴道华的指导下,进行培土、打孔、栽苗等工作,田间地头到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今年计划移栽烤烟20公顷,2月中旬就把肥料、起垄等工作准备就绪了,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据吴道华介绍,为了全力推进烤烟生产转型升级,近年来,石板村村支“两委”因地制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力抓好烤烟移栽、管护工作,念好产业致富经,让“绿叶子”变成致富的“黄金叶”,让烤烟产业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石板村有多年烤烟种植历史,由于烤烟种植效益稳定,2017 年石板村村支“两委”坚持“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工作思路,成立了对坡镇石板村云露合作社,利益联结 70 余户村民,切实帮助农户实现增质增效。
今年以来,石板村把烤烟产业作为一项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做到早安排、早规划、早动手,加快推进土地长期稳定有序流转,引导群众将土地平坦、土层较厚、肥力高的土地进行集中连片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烟苗规模化种植,并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抓好烤烟移栽、管理等各个环节,合理布局种植区域,为烟苗移栽工作有序推进奠定基础。
“从4月中旬起,我们就及时进行供苗和肥料发放,积极组织村民推进烤烟移栽工作。”吴道华说,为了不误农时,村支“两委”积极联系烟草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技术指导,向村民讲解烟苗株距、拱膜覆盖等技术要领,为移栽工作中的保水、保温、保肥把好关,确保烟苗在最佳时节完成移栽,为全年烤烟种植保驾护航。
“我们全部采用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的方式,预计每株烤烟可带来5元收入,总收入可达100万余元,净收入20万余元。”吴道华直言,烤烟产业为全村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从育苗到烤烟结束,可带动40余名群众就业。
“基地里长期种植烤烟的有15人,每人每天工资120元,整个移栽工作预计5月中旬能完成。”吴道华信心满满地说。
“我们年前就来上班了,现在主要做些打孔、栽苗和浇水等工作。”村民孙朝菊一边给新移栽的烟苗浇水,一边告诉记者, “在这里务工离家近,还能有更多时间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比在外面打工强。”
“我们将在抓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继续抓好烤烟产业不放松。”吴道华表示,接下来,石板村将加大对全村烤烟生产的督促与引导,在优化调整布局、强化技术运用、加大生产扶持和抗旱工作等环节下功夫,及时帮助群众解决烤烟生产中遇到的难题,真正达到烤烟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不断提高烟叶质量,为乡村振兴助力。(七星关区人民政府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贵州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计划
- 本报贵阳5月15日电 (记者苏滨)近日,贵州省教育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等12家省直单位印发《贵州省“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0%;全省50%左右的县(市、区)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家认定,每个市(州)创建1所及以上一类省级示范幼儿园,每个县(市、区)创建1所及以上省级示范幼儿园,每个乡(镇)建成1个及以上农村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资源中心。 “十四五”期间,贵州继续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着力补齐学前教育短板,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提高普及普惠水平,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加快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助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