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县下足“四功夫” 培育文明乡风 淳朴民风

自农村“治风”工作开展以来,开阳县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聚焦“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 下足“四功夫”,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尚,提升农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在提高村民素质上下功夫。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村干部的素质,加强各村(社区)“两委”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以乡风文明为目标,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婚育新风进万家、道德在农家、文明家庭评选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62场次,在广大农村形成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的文明新风,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尚。
在“治风”工作整治上下功夫。制定《开阳县“治风”行动实施方案》,党员、干部(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带头抓好“治风”工作,抵制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歪风。倡导文化礼堂婚礼、集体婚礼、旅游婚礼等婚庆办理形式,树立健康文明的婚俗新风。引导导丧事简办,截至目前,倡导丧事简办32场次,树立文明节俭新风尚。
在完善村规民约上下功夫。积极指导各地制订和完善136个村(社区)规民约(居规民约),着力解决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以村民自治的程序和形式,作出相应规定,并成立相关自治组织,以规范和约束村民的行为,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在丰富文化活动上下功夫。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文化资源下移、文化服务下移,努力为农民群众提供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让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的主角,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坚持以“治风”工作为重点,在农村开展“治风”文艺汇演宣传活动8场次,着力培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图/文 杨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贵州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计划
- 本报贵阳5月15日电 (记者苏滨)近日,贵州省教育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等12家省直单位印发《贵州省“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0%;全省50%左右的县(市、区)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家认定,每个市(州)创建1所及以上一类省级示范幼儿园,每个县(市、区)创建1所及以上省级示范幼儿园,每个乡(镇)建成1个及以上农村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资源中心。 “十四五”期间,贵州继续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着力补齐学前教育短板,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提高普及普惠水平,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加快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助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