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县:“七个到位”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果
近年来,思南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为载体,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有力维护和巩固全县民族大团结的良好局面。截止目前,全县累计获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个、省级18个、市级191个,创建和谐寺观教堂5个,创建覆盖率达93%。
一是要素保障到位。始终坚持把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重要日程,在全市启动创建工作之际,县委第一时间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并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以“两办”名义印发了实施方案,从县财政解决创建工作专项经费50万元,从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抽调4人专职办公,确保了创建工作措施、人员、经费保障到位。
二是任务明确到位。为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实施方案进行分解,印发了《思南县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测评指标责任分解表》,进一步细化牵头单位和责任部门的工作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能落地。同时,领导小组组织乡镇和部门召开2次工作推进会、3次办公室会议,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氛围营造到位。坚持线上线下双向发力,不断丰富改进宣传载体和方式,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逐渐融入广大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全县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万份、宣传手册5000份、宣传纸杯和袋子10万个,收到各级各部门简报562期。
四是示范引领到位。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整体推进”工作思路,严格对照示范创建“七进”标准,对2016年以来已挂牌的示范单位,加强巩固提升,赋予新的创建内涵。自2021年来,全县选定6个单位作为县级示范单位,各乡镇均选定1个单位和村作为乡级民族团结示范单位。
五是项目实施到位。始终把民族乡村的发展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积极向上对接,争取项目和资金,推动民族乡村产业发展,改善民族村寨基础设施。2021年,我县获得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批,项目14个,资金520万元,获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经费27万元。
六是责任落实到位。紧扣示范创建工作落实,成立以四家班子分管领导为组长、县统战部分管领导和县民宗局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创建办工作员为成员的督导检查组,并印发了《关于开展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实施情况调研督导的通知》,分阶段开展面上和点的督查督导,确保创建工作上下联动,整体推进。自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县创建办开展2轮督导工作,形成通报信息8期。
七是交流学习到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县内互观互检交流学习等方式,找差距、提效能,组织示范创建单位到第一小学、民族中学进行互观互检,组织重点创建单位双塘街道、丽景社区到石阡龙硐乡小学、平阳社区及宗教场所考察学习,邀请德江县来我县座谈交流、实地调研,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果。(陈佳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贵州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计划
- 本报贵阳5月15日电 (记者苏滨)近日,贵州省教育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等12家省直单位印发《贵州省“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0%;全省50%左右的县(市、区)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家认定,每个市(州)创建1所及以上一类省级示范幼儿园,每个县(市、区)创建1所及以上省级示范幼儿园,每个乡(镇)建成1个及以上农村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资源中心。 “十四五”期间,贵州继续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着力补齐学前教育短板,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提高普及普惠水平,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加快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助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