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联播

习水县仙源镇:盘活“三块土地” 撂荒地变“致富田”

2022年04月13日18:00 |
小字号

近年来,习水县仙源镇将“农村闲置资源变资产、把资产变资金”,通过土地流转发展林下套种经济,盘活承包地、山林地、宅基地“三块地”,扩大粮食生产,推进满栽满种,让撂荒地变“致富田”。

田地。

正值初春时节,习水县仙源镇龙台村荒地治理复垦现场,种植大户赵福权正带着10余名工人清理杂草、挖沟、下种,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今年我准备把龙台村这些荒地还有闲地全部利用起来,种白菜、种洋芋、种莲花白、种南瓜……把龙台村闲的土地和闲的劳力全部把他利用起来。”习水县仙源镇龙台村种植大户赵福权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将800余亩撂荒的旱地变成了平整的良田。

为将辖区内20000余亩退耕还林的方竹、花椒、蜜柚、大树茶等经果林地盘活,仙源镇采取林下套种法,套种小黄豆、南瓜、蔬菜、食用菌等短效经济作物。习水县仙源镇龙台村村民罗维群今年不仅将自家的退耕还林地流转了出来,同时还在基地找到了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我的土地全部都是种的玉米,林地种的蔬菜、黄豆,有空的时候我就在基地做些零活,一年收入一万多元。”

龙台枇杷圆。

与此同时,习水县仙源镇农业服务中心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强化施用有机肥、推广秸秆还田以及秸秆腐翻熟剂应用等技术,提升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培肥地农,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

“我们镇农业服务中心是分了片区的,到各村去、到点上去、到田间地头去,面对面的对农户进行指导,要求他们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来进行。特别是在施肥环节,我们严格按照有机生产的要求和绿色生产的要求来进行,让我们老百姓种下去的农产品有产量、有品质、有市场、有销路、有收入。”习水县仙源镇农服中心主任罗玉勋表示。

习水县仙源镇平均海拔较高,海拔落差大,在家劳动力少,耕种难度叫大,导致撂荒地比较多。今年,仙源镇采取干部网格包保进行排查,全镇目前排查了2000多亩的撂荒地。

仙源镇2022年和平村皇竹草种植现场观摩会。

习水县仙源镇人大主席范美林说:“我们针对每一户农户的具体情况,用我们镇村干部点对点、人对人、户对户的进行动员,村里面组织机械设备帮助群众进行土地的翻犁。确保全镇每一块撂荒地都要进行复种,确保粮食安全。”

田地。

据了解,今年以来,习水县仙源镇通过科学产业规划、计划到村、任务到户落实粮食种植任务,实行镇、村、组党员领导干部“三级包保”责任制度。全镇275名党员领导干部深入2600余户农户家中宣传动员、发放春耕生产告知书2000余份,下地技术指导80余次、举办种植技术培训会23场次,成功盘活耕种撂荒地2000余亩,将辖区企业闲置的800余亩土地盘活耕种,林下套种小黄豆2000亩,南瓜1000亩,蔬菜500亩,食用菌300亩。有效解决土地撂荒困境,促进粮食产业发展,收入的增加更是有效地巩固了脱贫效果,进一步提升了村民们的幸福指数。(文/图 税会静、陈强、王忠伟、周心然)

(责编:潘佳倩、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