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贵州乡村振兴开新局
化屋村
2021年,化屋村全村年人均收入达19304元。
目前,化屋村种植经果林1400亩;有农家乐餐馆31家,农家旅馆18家,民宿6家;有黄粑加工厂1个,日产量可达1000公斤;有苗绣车间一个,年产值100余万元;
2021年,化屋村累计接待游客近5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5亿元。
花茂村
2021年,花茂村以坝区为核心,发展起“稻+”产业和蔬菜基地2000多亩,平均亩产达到3万元。
鲤鱼村
鲤鱼村探索建立“城镇+产业”发展模式,依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这一契机,引导发展三星级度假酒店1家、宾馆3家、少数民族风情和田园风光特色民宿2家,单日可接待游客300余人住宿。发展苗家长桌宴、酸汤鱼为特色的农家乐共10余家,旅游景点食品摊点11家,旅游民族饰品店16家,带动群众就业200余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0余万元。
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的2780多元增长到16200元。
楼纳村
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1年的3896元增长到2021年的15220元。
引进6家企业入驻发展现代农业和观光农业,发展水稻生态种植620余亩,优质蔬菜种植500亩,以枇杷为主的特色水果种植1250亩,绿化苗木510亩,花卉220亩。
全村有16户人家办起了乡村客栈,有8户办起了农家乐。
隆冬时节,乌江源百里画廊山川锦绣,悬崖壮美。悬崖下的化屋苗寨,生机勃勃。旅游公路车辆疾驰,化屋码头人来人往,广场上,苗家儿女载歌载舞,欢庆新春佳节。
“这是我们今年特制的‘小老虎’,卖得很好,生产出来便被抢购一空……”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安置点内的苗绣车间里,负责人杨文丽正在直播架前给网友介绍新出的苗绣产品。“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要把苗绣发展好,把民族文化传承好,我们一直铭记在心。”
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古法造纸文创产品店的张胜迪正带着团队创作一幅五虎开盛景的新年贺岁图。“新的一年,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非遗做成时尚,把文化做成产业,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坚持做下去,把产业做大做强。”张胜迪说。
“各位父老乡亲,新年就要到了,今年金蜺公司又开始为大家发鱼过年了,每家两条,请各家各户到金蜺山庄领取……”1月下旬,兴仁市屯脚镇鲤鱼村很多村民在朋友圈里不停转发这条信息。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到鲤鱼村考察,给我们指明发展方向,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水产养殖基地发展得越来越好,每年过年送鱼,寓意着年年有余、鱼跃龙门,是回报乡亲们最好的方式。”金鲵山庄负责人谢剑说。
义龙新区顶效街道楼纳村大寨二组的王万绿家三楼的过道上,满满当当挂着熏好的香肠腊肉,足足四百斤。“这肉香得很,家里人喜欢吃,客人也喜欢吃,还不一定够吃呢!”王万绿家经营的餐馆“家的味道”,是村里生意最好的农家乐。
“当年乡亲们给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想要开办农家乐的愿望实现了。”王万绿告诉记者,如今家里的土地流转给了企业发展花卉种植,王万绿老两口和女婿腾出手专心经营餐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壬寅虎年到来之际,黔贵大地一片喜庆祥和、欣欣向荣的景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省各族儿女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意气风发、接续奋斗,努力干成一番新事业,干出一片新天地。
山水如画,田园如歌,乡村旅游颂小康
忙碌了一年,化屋村村民尤荣学三兄弟和他们的游船在春节前几天终于得到了休息。码头上,尤荣学趁着休息时间检查船只,“春节期间又要忙得很喽。”2021年,化屋村游客剧增,尤家三兄弟从年头忙到了年尾。“平日里要跑两三趟,旺季时每天要跑五六趟,一天收入可超过2000元。”尤荣学说。
“这一年,化屋村每个人都有收获。”化屋村党支部书记张玉芝说,一年来,化屋村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团结奋进,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取得了累累硕果:新修旅游公路建成通车;累计接待游客近5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5亿元,被纳入“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旅游实现井喷式发展;建成标准化黄粑加工厂,日产量达1000公斤;苗家长桌宴自5月份营业以来,收入12.5万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底的1.15万元增加到2021年底的1.93万元……
“好日子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家中,亲切问候我们生活的情况,祝福我们日子越过越甜美,还和我们一起制作黄粑呢!”村民赵玉学回忆着,满脸幸福。
2021年,化屋村旅游产业井喷式发展,赵玉学一家抓住机遇,注册了“赵玉学黄粑”商标,生产销售化屋村特色美食黄粑,还开起了农家乐,日子越过越甜美。“过完年,准备把黄粑加工作坊装修好,加大黄粑生产规模,带着其他乡邻一起增收致富。”赵玉学满怀信心。
花茂村土陶非遗文化传承人母先才的2021年,是最繁忙的一年。“2021年是盬子生意最好的一年,卖了3000多个盬子,平均每个按120元计算,盬子的收入一年就有30多万元。”母先才说。
在母先才的陶艺体验馆里,摆放着各种盬子成品和半成品,供游客观摩、选购,还有数十台拉坯机,供游客或学徒使用。
母先才说,6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花茂村时来到他的陶艺馆,关心地问了他一年能挣多少钱,还叮嘱他,一定要把制陶传统技艺好好传承下去,同时也要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保护好绿水青山。
如今,母先才花费8万多元购进了两台电窑。通过设备的更新换代,母先才在为保护家乡的生态环境尽一份力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收益。同时,也为全村的招牌菜“盬子鸡”奠定了坚实基础。
“红色之家”农家乐,老板王治强忙得连轴转,厨房里的盬子鸡正“咕噜咕噜”冒着热气。当天宰杀的林下鸡,用瓦罐蒸煮6个小时以上,肉香汤清,让人垂涎。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花茂村考察,在王治强经营的“红色之家”农家乐小院里,总书记和乡亲们一起亲切交谈时,指出“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
“赶上好政策,现在我家平均一天接待10多桌,忙的时候不下30桌,挤得满满当当。”王治强笑得合不拢嘴。
希望沃野,产业丰茂,现代农业节节高
春节前,楼纳村大力推进3000多亩高标准土地整治,打造“田成方,地成块,渠相通,路相连”的特色田园新景象,开展规模化生产,打造“烤烟+油菜”示范基地。初冬种下的油菜花竞相绽放,一大幅黄灿灿的画卷延展至远方山脚下,开启农业现代化的新气象。
时针回拨至2011年5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楼纳村、鲤鱼村考察,勉励大家把新农村建设得越来越好。
“10年间,我们一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感恩奋进,抢抓党和国家一系列惠民政策机遇,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2019年底全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1年的3896元增长到2021年的15220元。”楼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再安说。
通过三轮土地流转,深入推进“三变”改革,楼纳村引进6家企业入驻发展现代农业和观光农业,发展水稻生态种植620余亩,优质蔬菜种植500亩,以枇杷为主的特色水果种植1250亩,绿化苗木510亩,花卉220亩。村民变成了股东,变成了产业工人,收入翻了几番。
“脱贫致富奔小康,唱着山歌歌颂党。”
“农村美景焕然新,全民康乐喜欢欣。”
…………
鲤鱼村河畔,山前广场上,山歌嘹亮。
10余年时间过去,鲤鱼村面貌发生巨变。“依托鲤鱼河畔的水资源,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兴旺为目标,深入推进‘旅游+’‘文化+’‘水+’等举措,这里的苗族、布依族儿女努力建设鲤鱼坝,从‘靠山靠水’到‘护山护水’再到‘亲山亲水’,最终收获一片好山好水,呈现出多业并举、产业兴旺的良好态势。”鲤鱼村党委书记、主任田锦华说。
如今,养殖基地、自来水厂、蚕桑加工厂等各式各样的企业在鲤鱼村随处可见。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的2780多元增长到16200元。今天的鲤鱼村,生态优美、产业兴旺、人民富裕、社会和谐,走出了一条属于鲤鱼村的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可持续发展路子。
文化铸魂,乡愁浓郁,乡村振兴新气象
“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花茂村时说的这句话,让这个黔北小村的群众找到了乡村振兴的真谛。
以文化为支撑,以红色游、田园游、智慧游为主导,花茂村以特色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
如何描绘乡愁?返乡创业的村民张胜迪选择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造纸上做文章。
张胜迪寻找吸纳了村里的一些老手艺人、农民书画家、返乡农民工、返乡大学生和村民等创办了遵义市播州区花茂人家商贸有限公司,开办了“花茂人家”文创产品店,将古法造纸进行创新升级。“把它转化为产业,以产业带动乡村的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张胜迪和团队将古法造纸技艺和当地特色文化深度融合,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创新创作,使其成为更符合现代人消费的商品。
此后,花茂村的田园风光、山川河流、村庄民居、星空大地,花茂人的生活百态、民风民情都被画在了一张张纸上,制作成别具一格的纸浆压花画和书本、信纸等文创产品。花茂人的乡愁透过一件件产品传递出大山,越来越多来自远方的客人走进花茂、了解花茂、爱上花茂。
化屋村的文丽刺绣蜡染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苗绣制品和蜡染产品,也是外界爱上化屋的一个媒介。
回想起2021年2月3日那个温暖的日子,文丽刺绣蜡染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杨文丽依旧很激动。“总书记在扶贫车间询问苗绣发展情况,和大家拉家常,勉励大家要把苗绣发展好,把民族文化传承好。”杨文丽心里定下目标,一定要把民族文化发展好、传承好,争取带动更多的群众就业,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过去一年,杨文丽的公司带动了20余名群众就业,除了传统的纯手工刺绣精品外,推出了不少平价的文创商品,例如蜡染艾草香包,融合了汉族元素和苗族元素的T恤等,年产值超过百万元。
更令杨文丽开心的是,开始有年轻人愿意学习刺绣,也愿意留在家乡传承这门手艺,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宋洁 翟培声 谢朝政 潘树涛 段源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