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自治县人民法院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本报讯 (通讯员 孙豪杰)近日,关岭自治县人民法院法官走进百合街道同康社区,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包、现场咨询等方式,引导群众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同时学会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做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我们走进社区宣传法律知识,目的就是提高搬迁群众的法律意识。”关岭自治县人民法院民事员额法官张旋说。今年以来,关岭自治县人民法院把普法工作同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完善普法机制、创新普法形式,全院干警全部下沉到村(居、社区)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起底工作,向群众宣传扫黑除恶工作意义。进村组、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厂、进景区进行集中宣讲13次,参与群众5000余人;张贴海报、展示画板、悬挂横幅20余个,发放传单、手册等宣传材料5000余份。
此外,关岭自治县人民法院创新联动、加强服务举措,优化升级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精准对接群众司法需求,在坡贡、岗乌、八德等地设立邮政立案服务点9个,为边远群众提供“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便捷诉讼服务。协同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关岭自治县分公司,在普利、坡贡等乡镇邮政服务网点成立“法院立案邮政便民服务中心”,全力打通人民法院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成立的‘法院立案邮政便民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诉讼服务,努力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费心。”关岭自治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余胜涛说。
截至11月底,关岭自治县人民法院依法妥善处理涉及“三农”领域的土地“三权分置”、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纠纷以及休闲农业、乡村康养旅游、民宿经济等新业态纠纷案件30余件。通过开展诉前调解、“庭审进农家”等活动,妥善审理涉农村、医院、学校、社区案件,为困难当事人减免缓交诉讼费约8.9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13.99万元,共受理各类案件3754件,审执结3140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