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赫章视窗>>赫章要闻

四新四化蹲点采访

赫章县野马川镇罗家坝社区:新居新业新生活

2021年12月10日14:48 | 来源:贵州日报
小字号

日前,记者走进毕节市赫章县野马川镇罗家坝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只见卫生服务站、就业扶贫驿站、生活超市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俨然一副城市小区的模样。

近年来,赫章县罗家坝社区将易地扶贫搬迁与现代农业、园区用工、技能培训等有效对接,同时依托政府相继出台各类配套政策,建立完善驻村帮扶工作机制,从培育特色产业、培养劳动技能、创造就业条件、落实扶贫政策、提高保障能力等方面对搬迁群众进行精准帮扶,让搬迁群众“搬得出、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现在建成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已入住418户,2274人,其中贫困户246户,1348人,全镇各个村的贫困户集中搬迁到这里,如何让他们生活稳得住、能致富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罗家坝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主任陈琴说。

据了解,2016年,为从根本上解决偏远山村贫困户的脱贫问题,赫章县野马川镇党委、政府通过推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在野马川镇建设罗家坝移民安置点,社区总面积6平方公里,位于赫章县野马川集镇中心,东接新营社区,南邻山脚社区,西至利河大桥,北壤上街社区,共辖6个住宅小区,辖区内有1个工业园区和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现有户籍人口632户3160人。

2018年,罗家坝社区以协会的形式成立了就业扶贫劳动服务部,围绕以贫困户为重点的搬迁户成立大群,下设创业园、就业园、服务园、幸福园,有针对性地为社区居民解决就业问题。除劳务输出外,社区还协调当地企业解决就业,协调野马川工业园区内的聚泰商贸有限公司、核桃乳厂解决200余人的就业,引进黔陶印象手工艺编织品公司解决300余人在家就业增收。

“我们根据不同安置户的特点,推荐适合他们的就业模式,让每一户都能发挥最大优势,把日子过好!”陈琴告诉记者,罗家坝社区的年轻人大多通过就业扶贫劳动服务部在四川、广东等地找到工作,年龄较大但仍具备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务中心为其提供各类务工信息,社区工业园区20余家劳动密集型产业也积极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再加上公益性专岗的设置,现在该社区每户至少有1人就业,家庭收入有保障,搬迁后的生活日益稳定。

同时,每推荐一批人外出务工或就近就业,社区都要进行就业前培训工作,现已开展20多期培训,共1300余人次参与,激励社区居民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甘祖顺原是野马川镇三院村的贫困户,家里有6个小孩,最大的14岁,最小的才1岁多。2016年,甘祖顺一家8口人搬迁到罗家坝移民安置点,一家人住进了120多平方的小区房。

“我家原来住在30多个平方的土坯房里,房子又破又旧,潮湿得很。搬迁到这里后,不仅房子宽敞亮堂,干净卫生,因为社区居委会了解到我家的贫困情况,还送了家具、生活电器等,现在孩子们可喜欢这里了!”郭光友说。

为让搬进来的贫困户能够稳得住,实现脱贫,社区把甘祖顺介绍到园区工作,一个月有1800元的工资,甘祖顺的妻子也被安排到家附件的超市上班,每月有1500元工资。“搬到这儿后,我可以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在社区打零工,家庭负担减轻了许多。现在走路上班只要3分钟,休息时还可以回家给孩子们做饭,上班家庭两不误。”甘祖顺的妻子徐银利说。

基层干部奔波忙碌,社区民众积极奋进,互帮互助共同打造和谐社区。随着就业问题的解决,居民们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用于居住环境的打造和文化生活的提升。

罗家坝社区建立了“新市民追梦桥书屋”,免费提供各种书籍和阅览室,大家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充实,文化素养也有了显著提升。“社区有留守未成年人9户19人,照顾好他们的生活也是我们工作的重心。”陈琴说。

每天下午4点,社区东城小学放学后,家中没有大人照顾的小学生们都会来到新市民追梦桥书屋,这里有来自工会、共青团等的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他们陪着孩子们一起学习、阅读、游戏、沟通交流。为孩子们营造起良好的生活读书氛围。

“搬过来以后做什么都方便,现在的生活品质与以前相比,那可是好太多了。”现居住在罗家坝社区康乐小区的殷开科激动地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梅子、王星)

(责编:潘佳倩、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