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锦屏村:大力发展羊肚菌种植

12月7日,走进镇宁自治县宁西街道锦屏村,坝区里,放眼尽是一片片黑黝黝的大棚。大棚外的田地间,村民们犁土打洞、拉桩缠网,忙得热火朝天。
据镇宁自治县宁西街道工作人员伍湘琴介绍,这些都是为种植新引进的羊肚菌而搭设的大棚,足足有600多亩,如今已完工500多亩,剩下的正在建设。
走进大棚,眼前是一排排整齐的已经撒下菌种的垄田,细看,发现还有不少“白霜”覆盖在泥土之上,好似披上了一层白纱。
“这些叫做菌霜,羊肚菌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撒下菌种,接下来的10天左右,如果泥土上陆续出现了这样的白霜,那就说明种植成功了,并且品质和产量非常好。”大棚里,镇宁自治县宁西街道项目办负责人张怿指着泥土上的菌霜,自信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羊肚菌是一种备受海外市场青睐的高端菌类食材,品质好的1公斤羊肚菌烘干成品能卖到1000多元。但种植上也对土壤、气候、水质等要求十分苛刻,投资成本高,属于高风险高收益、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多年来,锦屏坝区一直以种植油菜、蚕豆等为主,如今为何突然转变?
带着好奇,记者来到另一处田间,见到了这片羊肚菌产业的负责人,也就是工作人员们口中的食用菌专家陈秀炳,他同时也是贵州天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
“找到锦屏坝区这块宝地,也是属于偶然,那时我受朋友邀请前来旅游,听说这边有坝区,便过来看看,一看不得了,这里的土质、气候非常适合羊肚菌的种植。”陈秀炳说,他常年研究食用菌的种植,为了进一步确定锦屏坝区的土壤情况,他还进行了大量采样,带回成都的实验室进行分析,结果证明这块土地确实非常适合羊肚菌的种植。
就这样,在陈秀炳的主动对接下,宁西街道办积极配合,共谋共策,为羊肚菌发展制定了清晰的规划,并且迅速行动起来,流转土地,搭建大棚,开始种植。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面对更加经济高效的适宜产业,我们迅速考察研判,确立下来后立即流转土地,采取‘三家一带’的模式推动产业发展,即贵州天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宁西街道当地平台公司、锦屏村合作社这三家协作引领,带动农户进行发展。”张怿说,此项目由政府和贵州天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政府出资100万元,第二年保底收回100万元本金加8万元的分红,技术指导、种植管理、兜底销售等均由贵州天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
除此之外,张怿还表示,之所以选择羊肚菌,还有一大关键在于,近期,宁西街道在其他村试种植了50亩由省里自主研发的新型水稻品种——莽稻,准备明年开始规模化种植。而他们了解到,经过羊肚菌种植后的土地,将更加适宜于莽稻的生长,达到以菌养稻,以稻养菌的循环效果,在这样的效果下,两项产业的产量和品质都将有大幅度的提升。因此,面对如此共赢的局面,宁西街道便决定借此机会大力发展羊肚菌产业。
“这600亩羊肚菌,在贵州已经属于非常大的规模。按照如今的市场价,烘干的1公斤售价可达1200元左右,每亩地最低产量在500斤左右,烘干后大概能有25公斤,亩产值可达3万元。销路方面也不是问题,我们常年都是销往国外,羊肚菌在国外市场卖得非常火热。”陈秀炳说,羊肚菌的发育期很短,只有80天,按现在的情况,明年2月中旬就可以产出售卖。目前600亩基地中共有四种不同的羊肚菌品种,明年将根据实际情况择优发展。(张江隆)
来源:安顺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