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教育厅:育才引才用才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雨
秋季,正是食用菌播种的关键时期。10月18日、19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食用菌工程中心主任顾昌华,带领团队前往德江县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座谈交流,为当地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把脉问诊。
“想做好科研,就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和为民造福的情怀。”顾昌华从教30余年来,一直秉持“依托特色资源做科研,服务地方产业促发展”的信念,将全部精力和心血倾注到了食用菌菌种资源研发和栽培技术研究上来,在食用菌良种引进、选育、驯化等研发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助推铜仁市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并于2019年获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
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贵州省教育厅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以超常规的举措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涌现出来一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教育人才:“时代楷模”刘芳、陈立群,“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顾昌华、何梅、李红波,“全国最美教师”徐菊萍、周贤怡、刘秀祥……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拼搏进取、锐意创新,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要把科研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的带领下,贵州大学科研团队扎根贵州大地,带着农民干、围着农民转、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赚,用人才链、知识链对接扶贫产业链,为贵州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涌现出“干净茶”“潘核桃”“人民小酒”“张蔬菜”“龙猕猴桃”“博士村长”等一系列“贵大品牌”。
作为“部省合建”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贵州大学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和“2114”高层次人才引培工程,探索形成“高效引进”“科学培育”“有力保障”人才引培机制三驾马车同向聚力、并驾齐驱的良好局面。学校现有国家级人才27人,近三年增幅达59%,学校自主培养的国家级人才填补了全省大数据领域的历史空白,实现全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立项零的突破。
来自六盘水的田有亮,本科、硕士均在贵州大学就读,他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后又被引进回贵州大学工作。如今,田有亮已是贵州大学本土成长的最年轻的教授之一,教学科研成果斐然。作为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田有亮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项,并先后获贵州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青年科技奖,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教学“人物创新奖”等奖项。
为充分发挥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全省教育系统还积极为各级名师名校长搭建工作室、设置名师名校长专项课题、开展名师名校长论坛、结对帮扶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等,通过多渠道搭建成长平台,促进了教学名师的脱颖而出。
铜仁第一中学语文教师代泽斌,自2013年成为贵州省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以来,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开展教研活动带动教师专业发展,目前已为省内外培养了431名高中语文骨干教师,而他也于2018年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
为充分激发人才内生动力,贵州省教育厅坚持引培并举,精心遴选培育人才,制定培育计划,积极提供人才工作平台、科研建设经费、研究生招生名额、国际交流与合作、团队建设、教改项目及成果申报、教学名师申报等支持措施,构建起富有特色的国家级人才长效培育机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